全市气象工作暨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
泗县气象局开展水稻种植气象服务
砀山气象局对梨花进行气象服务
农田小气候自动站
实施火箭增雨作业
宿州市人民政府和安徽省气象局共同推进宿州市气象现代化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市农业科学院和市气象局共建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国家级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奠基仪式
开展设施蔬菜种植特色气象服务
砀山气象局开展水果种植气象服务
防雷中心加强对易燃易爆场所检测
2014年,是宿州市气象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寻常、不平凡的一年。全市气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力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推进“四个宿州”建设做好各项服务。
2015年工作打算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理念,不断增强法制思维,提升气象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能力。
二是认真落实省政府《加快推进安徽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和市政府《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
三是积极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
四是深化气象业务体制改革,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提高气象业务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
五是加强项目管理,2015年,宿州市将进入项目建设集中期,要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和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六是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围绕国家级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和“三农”专项,扎实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七是继续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政府绩效考核,确保实现“保八争六”目标。
八是不折不扣,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015年各项工作任务。
基础业务质量稳步提升
制定了综合观测业务方案和流程,以及年度决策、春运、春耕春播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气象服务方案,修订了地面气象观测应急演练方案;参加了中国气象局举办的新老预报员培训班、“AQI预报技术培训班”、全省观测员轮训、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岗位练兵活动,举办了全市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竞赛和全市信息员业务竞赛;完成了2012-2013年度市县历史气象灾害普查和2014年安徽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开展了业务大检查、应急实战演练、预报会商、业务系统培训等,编制完成暴雨强度公式。
2014年,完成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基数74208.1个,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基数19088.6个,实现全年零错情;地面观测和农气观测报表审核无错情;全市通信传输质量维持较高水平,国家级自动站长Z文件传输质量及时率达99.94%,区域自动站、GPS/MET传输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申报“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250班)”3个,1名同志被评为2014年度“观测员奉献奖”。
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2014年,在麦收前夕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盛夏干旱、秋季低温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服务中,始终做到科学监测、及时预报、主动预警,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有效组织防灾减灾提供了气象保障;特别是在主要节假日、春运、高考、中考、两会以及灵璧石国际文化节、砀山梨花旅游暨民俗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期间,以及秸秆禁烧和雾霾预报预警方面,超前、周到、细致的气象保障服务,得到了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全年发布各类预警信息165次,准确率100%,显示屏短信1846次,彩信782条,气象服务短信420次;气象微博1000余条;制作决策气象服务材料101期。开展省级和省内灾害性天气联防20次。
人影作业普降甘霖
2014年,市、县政府分别出台了人影工作年度计划,成立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人影工作机构组建率达100%,全市获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人影专项经费54万元;建设完成标准化作业点16个,总数达21个,固定作业站点标准化建成率达到90%以上,超额完成省局目标任务;编制了《淮北人工防雹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圆满完成全省人影作业模拟演练;参与了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开幕式人工消减雨试验作业。积极组织全市30名火箭作业人员和37名高炮作业人员,分别参加“全省人影火箭技能培训班”和“全省人影三七高炮技能培训班”,新增作业人员5名。
全年组织实施了33点次的人工增雨作业,尤其是4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中下旬的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为缓解或解除春旱、夏旱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普遍欢迎。
科研成果硕果满枝
2014年,全市共发表和交流论文近40篇,其中2篇获优秀论文。完成省局科研项目《皖北砂礓黑土地小麦主要发育期干旱监测指标研究》、《新时期市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物理量指标及统计应用》3项;省局项目《淮北地区冰雹与龙卷概念模型与短临预报》待验收;在研省局项目1项,年内申报省局课题2项,市局科研项目开题1项。全年完成3次重大天气过程技术总结和服务总结;完成现代天气业务建设和宿州市精细化预报业务总结;完成省市县三级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调整试验、雾霾时空变化特征统计、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分析报告,以及春运、秋收秋种、夏收夏种、汛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短临预报等各类工作总结和业务系统总结累计20余份。建立了市级订正预报方法库。
气象为农服务惠泽百姓
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成立了各县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局,建立了95个乡镇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所(综合信息服务站);不断丰富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对外编发气象各类为农服务材料69期,累计350多份;不断增强服务针对性,及时开展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累计为95%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了直通式服务;做好粮食安全保障气象服务,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重要农事活动,开展农用天气等级预报服务和滚动专题服务;顺利完成2014年中国气象局“三农”气象服务专项申报,完成4大项14个子项43个小项的考核指标;及时跟进农田调查,开展各项农情、墒情、灾情调查活动43人次;积极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出具了23例气象灾害保险认证书,受到保险企业和投保户的好评。国家级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撬动气象现代化发展,为助力宿州农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精神文明建设异彩纷呈
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全面贯彻《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推进气象文化发展的意见》,以大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为重点,不断加强先进气象文化建设。积极参加市直机关“书香机关”和省局征文与演讲比赛等各项文化活动。开展丰富文体活动,营造优美环境;建立了规范化的道德讲堂,传播道德正能量;开展志愿者服务,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文明城市“创建日”等活动。市局、萧县、灵璧、泗县获得第十届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砀山气象局获得第八届宿州市文明单位称号。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安徽丰田无籽西瓜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吴明珠院士均达成建立院士工作站协议,并正式获批。目前,宿州市已有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