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但也加剧了空气污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消息显示,受到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影响,2月18日夜间至19日白天,全国20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标,其中40多个城市空气为重度污染。
追问空气污染的原因,答案很清楚:天不帮忙,人又添乱,特别是鞭炮短时间内集中燃放。刨根问底,究竟谁是罪魁祸首,答案也很明确,是人,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则是减少污染的最有效途径。
春节鞭炮是放,还是禁,这尽管不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但已经争论了好长时间,最终没有形成共识。北京曾经禁放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以限时燃放鞭炮而告终。放鞭炮具有千百年的历史传统,禁放没有了年味,部分百姓一时还受不了,但多年的实践表明放鞭炮环境承受不了,人们又要“享受”污浊的空气。放鞭炮的人乐了,过了瘾,年过得高兴,不放鞭炮的人则遭了殃,不仅承受噪声的折磨,连“呼吸新鲜空气权”都受到了侵犯,而且无处索赔和理论。鞭炮,真是禁不得,放不得,不知如何是好?
解决这类问题,归根结底,需要解决价值观问题,在全社会树立新型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价值观,才能解决这个困境。
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要保护要继承,经济必须向前发展,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环境保护要加强,环境保护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是时代的要求,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环境具有价值,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价值会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探索一条“绿化”春节、“绿化”经济之路,将人的行为与环境保护密切挂起钩来成为人的规范,并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获得“双赢”并不是梦想。禁不得,放不得,如何是好?在全社会建立起“绿化的价值观”就是一个好答案。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张辛欣)工信部26日公布“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的主要引导目标,提出宽带网络能力、网速等将实现跃升。新增光纤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