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案、聂树斌案等一批冤假错案得以昭雪、监外执行与减刑假释强化制度规范、全面清理各类执法司法考核、司法改革在上海、广东、海南等地率先试水……这些深刻影响中国司法进程的“法治标记”,让百姓对于司法公正和依法治国更添一份信心。
与此同时,“休假式服刑”滋生“高墙内腐败”,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制度等人性化司法制度,竟被部分服刑人员用权钱打通,成为“特权通道”。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迫切需要依靠信息公开等制度建设,把司法权力真正关入法治的笼子,使其在阳光下正常行使,服务人民。
去年,针对部分“有权人”“有钱人”逍遥狱外,享受“高墙特权”的腐败现象,最高检启动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重点监督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等“三类罪犯”刑罚变更执行情况。
新华社 发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教育部近日印发《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其中明确,扫描后的答卷保存期为考试成绩发布后6个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