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米深的水,一眼就能看到底”
【博文】“我十几岁的时候,汨罗江三米深的水,一眼就能看到底。”胡子敬代表说,“几十年后再回到家乡,简直是面目全非,触目惊心。”汨罗江畔到处在挖沙,坑里是臭不可闻的绿藻。所有河湖沟汊里水不能喝了,洞庭湖的居民开始打井饮水。
【跟帖】@MRMuscleMan喜欢耍双截棍:这根本不是个例,我家乡的水库也由青山绿水变成了青山臭水。
【跟帖】@凯尔梵斯:小时候和妈去姥姥家,没有车,就是步行两三个钟头,渴了就在路边的小溪里喝水,甘甜!现在出门前必须自带水,买的水喝了都不自在。
【跟帖】@eriktin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再不能破坏了!
“拿着一堆的审批权不知如何用”
【博文】“简政放权后,我们的行政审批事项反倒增多了。下放的项目多,取消的少,一堆堆地往下走,让基层不堪重负。”云南省楚雄州州长李红民代表说,“都说要放管结合,但因为法律修订滞后,哪些应该管?管到什么程度,都不太清楚。”
【跟帖】@广州_平静如水:顶层设计要具体,而且要层层培训。否则各地各级的理解不同,再好的制度也会走样。
【跟帖】@news123:应该根据地方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确保简政放权后的审批流程成为快速通道,而不是成为没人管的“断头路”。
【跟帖】@观昕:不能只重“放权”不重“简政”。要取消、合并一批不必要的程序和项目,保证老百姓能感受到简政放权带来的便利。
延迟退休方案后年推出
【博文】人社部部长尹蔚民10日说,希望今年制定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明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公开征求意见,后年推出。方案将渐进到位,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方案推出后,至少五年以后才会开始实施。
【跟帖】@圆舞圆舞圆舞:延迟退休虽然可能会减轻一些社会养老压力,但是也会大大增加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跟帖】@谨言慎行5540931137:这种涉及全民利益的方案一定要充分论证,循序渐进,确保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可行性。
【跟帖】@管见及处_山言良语:不同的岗位不能一概而论!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的岗位显然不适合延迟退休。此外,老龄员工的健康问题也是延迟退休后企业需要特别重视的。
乡村医生待遇低
【博文】著名的“溜索医生”邓前堆代表说:“2010年左右我的工资是每月154元。现在固定补助有600元,再加上多劳多得部分,共有1300元。但比起外出打工每月能赚三四千元,这点收入对年轻人没什么吸引力。”
【跟帖】@攀西红樱桃:村医的工作环境应该尽快改善。
【跟帖】@雪泉:邓医生是不折不扣的榜样!
【跟帖】@余香愚:村医就得又当白求恩,又学雷峰?他们也要生活,要保证他们的利益。
“会所歪风”未平,“豪华家宴”又起?
【博文】以往“吃喝风”盛行的酒肆茶楼,因不时有纪检部门的明察暗访、媒体曝光监督和人民群众检举揭发而不再“安全”。由此隐秘的私人庄园、内部食堂成为他们继续大吃大喝的首选之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需提高警惕!
【跟帖】@chenshimei091澍:歪风邪气,一定会被廉风正气吹散。
【跟帖】@俊马奔腾: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这不是危言耸听!
“在职的留不住、年轻的不愿去”——农村教师何时“涨薪”?
【博文】“目前由于农村教师收入低,在职的总是千方百计想调入城市,年轻的又不愿到农村任教,长此下去农村教师队伍后继乏人,质量难以保证。”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呼吁,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
【跟帖】@叶语嬿和她的朋友们:农村教师岗位留不住人,农村医生待遇低面临断代……为城市发展贡献巨大的农村至今仍未脱离社会结构中的底层,很多“乡下人”的生活与城市居民依然差距很大。
【跟帖】@一江水蓝:农民孩子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未来在教师。农村留不住好教师,最终吃亏的还是农民的孩子。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谭谟晓
董峻)
2014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网络处理消费者诉求757.8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