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日展翅凤还巢。今年节后一个多月,西安人才市场并未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是南方打工的人回潮,有经验、有技术的这些求职者比较受企业青睐。不过,一些回潮求职者因为本地待遇相对较低,有很大落差感,称合适工作不好找。
南方打工8年 回陕找活很纠结
“我在南方打工8年,去年底,我上班的工厂(广东)倒闭,我便回老家过年,本想着今年节后在西安找工作,可是找了1个月,还没有合适的工作。”3月28日,在南二环的人才市场,34岁的户县人武强飞,转了一圈后对记者说,这一个月来,他跑了西安很多人才市场,但是感觉有些“失落”。
原来,他之前去杭州、广州等地打工,工资待遇都在5000元以上。“去年的那家工厂,我当操作工,管吃住,补贴和奖金下来,一个月能拿5800元,有时是6000元以上,但是回西安找工作,招聘操作工的很多都不管吃住,而且工资待遇低,差不多比我在原来的那家企业能少1800元,觉得不甘心。”武强飞也在纠结,现在南方经济不景气,再加上母亲年龄大了,老生病需要照顾,儿子快要上小学,妻子也老说不管挣钱多少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所以他还是希望在西安找份工作,家门口就业。
同样在杭州打工的雒虎,今年也回西安找工作,目前在一家制造业公司上班:“之前是年少想外出闯荡,现在那家企业也倒闭了,刚好回家乡找工作,方便照顾妻儿,虽然工资低一些,但是赚钱还不是为了家人吗?和家人在一起最重要!”
西安与南方差距缩小 选择家门口就业
大秦人才网首席就业指导师孙鹏说,南方打工的人回“巢”,使得今年节后的用工市场呈现出新特点:南方工厂多,西安工厂少,一些从南方回来的求职者,感觉合适工作不好找,天天逛人才市场,显得人才市场很火爆;南方的多数工厂给员工管吃住,西安的多数不管吃住,使得这些回流的求职者有些失望;南方相对而言待遇高,回流的求职者,适应的过程较为漫长。
西安某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张先生,也发现这样一个新现象:由于南方一些地方经济不景气,之前陕西外出的务工人员,不再是“孔雀东南飞”,而是慢慢回“巢”,此外,西安的经济也迅速发展,与南方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加之考虑家庭的因素,使得家门口就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新区某家政公司负责人说,今年相比去年应聘者多一些,因为好多南方的企业破产了,回西安求职的就多一点,相比去年工资水平没有上涨,因为市场比较饱和。
见过大世面 莫让优势变劣势
张先生说,这些归来的求职者,见过大世面,有着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超前的商业意识等。正因为如此,找工作比较挑剔一些,如果不正确处理,就会把优势变为劣势。
孙鹏建议,求职者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也要谦虚,入乡随俗,适应本地企业的管理模式;放低薪资要求,以免错失良机;从南方工厂回来的求职者,不要一味地找工厂的工作,也可以寻找服务、科技类等公司的工作,做好转型的准备,毕竟南方的工厂上万人的很多,而西安的相对很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环境、感情、服务上做文章,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召开外出返乡人才座谈会、招聘会,积极对接。并建议企业,要区别对待员工的工作背景和管理背景,积极发挥优势,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双赢。 首席记者 姬娜
新闻推荐
最近,被称为留坝“后花园”的芳草坪花谷内游人如织,“赏五彩鲜花、战真人CS、采绿色果蔬、享农家土味”的特色体验让各地游客赞不绝口。花谷内农家乐每天至少接待100人,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按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