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郑燮清代书画大家字克柔号板桥是江苏人扬州八怪之一其

来源:北海日报 2015-05-27 12:19   https://www.yybnet.net/

郑燮,清代书画大家,字克柔,号板桥,是江苏人,“扬州八怪”之一。其少时家道中落,波折无数,中年后,经历几番苦试后,终于及第,之后,做了十几年的芝麻县令,六十一岁时,忽然开悟了,辞了官,归居山田,过起了农民的日子。郑燮一生痴爱竹子,植竹、画竹、咏竹。他画竹,自是不必说的,艺纯而技特,那淡烟古墨里,无不隐现竹之清劲与秀美。他有题丛竹的五言诗,写得别有意味:“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想来,郑燮辗转宦海几十年不得志,终因不善俯仰的耿直性情,无望于仕途,遂辞官归田,从此,茅屋一间,新篁数竿,执笔沾墨,以至终老。他“我自不是花,免撩蜂与蝶”的诗句,可见其豁达与通透的心境,令后人仰之弥高,望尘而莫及。

由于生活所迫,郑燮自三十岁始,就靠卖书画为生。起初,他不过是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待其晚年归隐后,身价便与之前大有不同了,求书求画者,骤然而增。为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麻烦,他写下了条理分明的书画润笔单子,读来实在是有意思:“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自古而来,字画索润,似是天经地义之事,然不乏有人会认为,写字画画,太过计较于酬金,俗不可耐。还有一些人,纵然心里十分渴望,口里却顾及人情、面子,说不出口。更有一些人,虽表面上会假模假样地谦让,暗地里却愤然,会恼羞成怒。比之诸人,郑燮却毫不隐讳,活得真实无拦。

关于郑燮,还有一件更离奇的事。说他在做县令时,有一和尚与一尼姑私通,被乡人绑到朝堂之上,要求以“伤风败俗”之名重判。岂料,郑燮并不慌忙,也不人云亦云,而是详细问过原委后,得知原来此二人先前住在一个村子里,未出家时,就曾青梅竹马私订了终身,但女方父母不同意,硬把其女许给一个老财主做妾。女子誓死不从,遂离家削发做了尼姑。那男子,随后也愤然出了家。郑燮认为,这两个僧尼,既两厢有情,又犯了戒律,不可以再做佛教徒了。于是,索性成全了他们二人,判令其还了俗,并缔结了婚约。郑燮还赠诗与二人曰:“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挑。从今入定风波寂,此后敲门月影遥。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郑燮身为县令,在那个时代,敢于成全有情人,实在难得。

七十三岁时,郑燮病逝于他的竹园之中,身后无子女,距今已三百余年,而人们还牢牢记住他。我想,一是为其书画艺术所折服,二也为其做人的态度所信服。毕竟,像郑燮这样活得通透、真实的人,委实鲜见。

新闻推荐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 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为人老实最可贵2015-05-28 12:18
评论:(郑燮清代书画大家字克柔号板桥是江苏人扬州八怪之一其)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