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今年高考全国有18个省是统一命题,其他省份仍然是自主命题。从各地的作文题来看,“材料作文”是今年的主流,同时更加放开了文体限制,有的地区甚至可以写诗歌,充分考查考生的阅读量、思考力和想象力。
北京:微作文和大作文
作文题:微作文三选一:①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②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要求态度友善,语言幽默,文体不限。③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大作文二选一:①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②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点评:考阅读量与想象力
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顺义区教研考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刘德水等专家认为,该题目考查学生的想象力,给不同阅历的学生更多选择。如大作文“深入灵魂的热爱”要学生写一种喜爱的植物、动物或器物,放开了全部文体,可写诗歌。而微写作第三项要求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文字,考验考生的想象力及抒发感情、表达感悟的能力。
上海:造就和谐自我
作文题: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点评:考阅读量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胡晓明认为,上海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趋势是:一是由外向内,越来越多地从关注外部的社会热点,转向年轻人的生命成长;另外一个趋势是由文向质,更加注重思维的训练,这更多地要靠平时的阅读积累。
对于中学生来说,生活当中如何去培植柔软素养,音乐、美术、文学、艺术很重要。另外做义工,利用暑假时间去关心弱势的群体,为老人做些事情,为父母尽点孝心,这都是有助于自己的柔软的那部分成长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环境,要在如何培养柔软的心方面多用心。
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表示,今年的题目延续了以往的风格,体现两概念对立统一的辩证思考,考验学生的思辨力。有时代性,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的和谐统一,对健康人格培育、生命情怀的关照具有意义;写作空间很大,是一个开放的题目,可以从多角度切入。
广东:感知自然
作文题: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点评:考思考力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认为,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为新材料作文,即只给材料,不作评判,不给观点,意在引发学生的思考。观点由学生从材料中归纳和提炼,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今年的材料着意在信息时代,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人与自然的主题,从而揭示出人距离自然的近和远。人与自然是个大主题,非常繁复,既传统又有新意,里面有非常丰富和开阔的内涵,这样就给广大考生以较大的自由和空间。既能让写作基础一般的考生有话可说,又可以让写作能力比较强的考生有较大发挥空间。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9日表示,国有林场改革强调不让一个人下岗、不向社会推一个人。 张建龙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正在全面推进的国有林场改革以保生态、保资源、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