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东亭乡柳亭村芦笋种植基地。村民黄德元看到自己亲手栽培的芦笋正值丰收,脸上不禁泛起了一丝丝微笑。他告诉记者,由于芦笋种植效益好,2014年他在柳亭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流转了60余亩田地,并聘请附近的村民到他的芦笋种植基地打工,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梦,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家致富。
15年前,黄德元与妻子孙宁英前往上海市批发市场做芦笋批发生意,积累了一些相关种植经验,并结识了种植芦笋的朋友。他告诉记者,起初芦笋都是从山东和国外进回来的,国内很少有人种植,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国内种植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各个省市都有人种。“一开始在外面做芦笋生意确实赚了一笔钱,但后来种植的人多了,价格也降低了很多。"眼看芦笋批发市场的前景越来越不景气,他决定与妻子回去尝试种植,自产自销。
“芦笋在一些大城市十分受欢迎,但在我们县却没有芦笋销售,也没有专业户大面积种植。"黄德元认准了芦笋种植业的潜在商机。201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他流转了60余亩田地,在国外引进了6斤种子,加上搭棚,总共投入80万元,成立了芦笋种植基地。“这些芦笋都是有机绿色食物,又名石刁柏,是世界十大名贵蔬菜之一。据说可以辅助治疗白血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黄德元说,芦笋一次栽培,一般能连续采收10至15年。“目前,一个月的效益差不多能够达到10万元,但第一次采收时间不长,3个月后要等它长出新的芦笋才能进行再次采收。不过以后产量会越来越高的,一次采收可长达5个月。"黄德元对他种植的芦笋非常有信心。
记者在他的带领下,走进了钢化大棚,只见芦笋已经冒出片片新绿,虽然个头不大,但近10位忙着采摘芦笋的村民,都忙得不亦乐乎。黄德元说,这些芦笋日产6、7百斤,收入3000多元,每天需要十几个工人在这里忙活,采摘完了还要除草、培土,间隔一个多月的时间又将冒出新的芦笋来。
“这些芦笋批发价格在7元左右/斤,春节期间,要卖到25元/斤。"黄德元向记者介绍,初产期一般每亩采收芦笋600公斤左右,高产亩块每亩可采收1000公斤左右,进入盛产期每亩可采收1500公斤到2000公斤。“我们的芦笋全部采用有机肥种植,不喷农药,营养价值高。"黄德元告诉记者,除了目前种植的60余亩以外,他又流转了70余亩田地,预计今年7月份将培育好的芦笋苗栽下去,计划年底开始采收。
(周琳)
新闻推荐
言书从2010年6月15日,加入“追风单车",整五年了。巧的是,那一年的6月19日,十个奋发努力的“菜鸟"起早贪黑地出了一趟“国"——宁国恩龙山庄;日前(6月13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