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管住对自然资源的“权力任性”新华社记者 闫祥岭 萧海川

来源:河池日报 2015-07-04 15:25   https://www.yybnet.net/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日前审议通过多个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文件,其中《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定,是对短视思维的有力约束,有利于扎紧制度的“笼子”,让领导干部面对自然资源时有权也不能任性。

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令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违规现象屡屡出现。一些地方空气、土壤、河流污染景象触目惊心。应对沉重的环保压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愈发突出,相关制度建设愈发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此次通过的一系列规定,进一步彰显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决意志和积极努力。

应当指出的是,一些无视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决策能出台、项目能上马,多与领导干部的“权力任性”有关。部分领导干部仍未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分不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孰轻孰重,贪图大干快干,最终过度追求短期效益,将“GDP成绩”留给自己,把“生态窟窿”留给后任。地方经济虽能一时向好,但当地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往往落下难以消弭的可持续发展隐患。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能否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不贪一时之功,面对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戒,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同时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要求,诸多举措无疑都紧抓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

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领导干部要主动提高发展觉悟,树立科学的权力观、政绩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自然资源资产处置少一些“长官意志”,多一些科学决策。同时要把制度的笼子扎牢扎紧,“权力任性”的空间才能越来越小,绿水青山和科学发展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新闻推荐

6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1.4%

据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王希)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月反弹0.2个百分点。今年上...

相关新闻:
万里同志逝世2015-07-16 15:20
猜你喜欢:
评论:(管住对自然资源的“权力任性”新华社记者 闫祥岭 萧海川)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