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聚焦三农 陇县:土地流转催生农业规模效应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7-23 18:47   https://www.yybnet.net/

陕西和氏乳业流转土地建成的标准化千头奶牛场。

本报记者 齐卉 通讯员 梁会平 文/图

围绕已有规模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业,陇县积极探索土地集中流转新模式,催生了农业“规模效应”,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增收。2015年一季度,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逾3.19亿元,同比增长4.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850元,同比增长13.6%。

陇县是山区农业县,现有耕地54万亩。由于近年来劳动力外出,以及缺乏科学种植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种地积极性有所下降,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抛荒现象。为此,陇县因势利导,按照“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奶畜向小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思路,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出台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暂行办法,引导农民进行合理流转土地,促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在土地流转中,该县积极推行土地“四种模式”流动:

——“公司+基地+农户”带动模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陕西和氏乳业公司,在杜阳镇下凉泉、曹家湾镇咸宜关村共租地近300亩,建成两个千头奶牛场,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民务工问题,还带动了全县畜牧业规模发展。成为企业带动土地流转,支撑规模经营的成功典型。

——“合作社+农户+基地”带动模式。政府按照群众意愿、市场前景、自然条件三大要素齐备的要求,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基地。该县曹家湾镇盛大专业合作社,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流转土地5850余亩,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去年合作社272户成员户均烤烟收入超过4万元。安宁核桃专业合作社,在河北镇发展优质核桃千亩村3个、500亩村2个,使基地面积达到6000多亩。

——“能人带动”模式。充分发挥能人头脑活、关系广、会促销的优势,鼓励扶持能人参与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城关镇闫英杰租地1000余亩,全部发展优质核桃;塄底下镇张金芳承包土地900多亩,建成标准化优质核桃示范园;火烧寨镇王拴军承包土地栽植烤烟150余亩。截至目前,全县承租土地百亩以上、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个人达200多户。

——政策促动模式。为了保证土地流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县镇两级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种养大户、示范园区建设,对推广先进技术、选用优良品种、建设温室大棚、畜牧小区、优质示范园等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农户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全县每年用于支持“三农”的各类资金达到8000万元以上,建成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7个。

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连片、集约、规模经营,催生了农业“规模效应”。正如陇县“众鑫”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葛建军说,该合作社100多户群众自愿“托管”土地388亩,这些土地流转后集中连片,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派上了用场,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同时,规模经营的小麦连续两年获得高产,最高亩产达到520公斤,平均产量413公斤。

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6.8万亩,其中5.2万亩流入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与资本、技术的合理配置,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全县奶牛存栏达到5.8万头,奶山羊7.8万头,栽植优质烤烟4万多亩,核桃面积达到52万亩,奶畜、核桃、烤烟三大特色产业规模均居全省第二。原来分散经营的劳动力,成批转移到第三产业或外出务工,目前全县输出劳务近8万多人,年可创收10亿元。

新闻推荐

凤县荣登2015深呼吸小城百佳榜

本报讯(记者王帅通讯员刘涛)日前,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持调研评价的“2015中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在北京发布。凤县以“秦巴花榭,嘉源氧仓”的美誉进入榜单,位列陕西第1,全国第37。...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聚焦三农 陇县:土地流转催生农业规模效应)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