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书记很爱吃鸭屁股,单位的全体职工都很清楚。骆书记是从县里调到乡下任职的,家属在县城,所以他常在乡政府食堂开饭。若乡里有重大会议或上级领导下来检查调研,食堂都会杀鸭。食堂的工友很会拍马屁,每次上菜,总是把鸭肉放在骆书记座位的前面,鸭屁股准准地对着他的肚皮。骆书记是老大,当然坐上席,那碟鸭肉也摆在饭桌的正上方。一入席,骆书记拿起筷子,很自然地夹起那肥厚的鸭屁股,蘸上调料,三两口消灭光,心里美滋滋的。
这天乡里召开人大代表大会,除了全体代表到会外,县领导还亲临现场指导,乡政府食堂当然要杀鸭加菜。刚好,下到乡里指导会议工作的县领导中,有一位同志也很爱吃鸭屁股,且很了解骆书记的爱好——因为他们是铁杆哥们。
这哥们决定要和骆书记开个玩笑。上午会议接近尾声,他悄悄溜进食堂,把装着鸭肉的碟子放在饭桌正下方,并且转了个方向,鸭屁股准准地对着自己的座位。会议结束,领导们有说有笑地走进食堂。
开饭了,骆书记拿起筷子,很自然地伸到预定目标,这时他傻眼了,那碟鸭肉摆在饭桌正下方,而且鸭屁股转了一百八十度,准准地对着自己的铁杆哥们。一条馋虫爬上骆书记的喉管,但他只能干瞪眼,强迫自己咽下即将流出的口水。
这时,坐在下席的哥们看了骆书记一眼,笑眯眯地伸出筷子,得意地夹起那肥厚的鸭屁股,蘸上调料,放进嘴里,慢慢地嚼了起来。骆书记那个气啊,恨不得跳过去,狠狠地打那搞恶作剧的哥们一拳。一股怒火涌上胸膛,骆书记进到厨房,端来一大半碗辣椒粉,全部撒到那碟鸭肉里,一边撒还一边嚷道:“天太冷了,撒碗辣椒粉鸭肉会更有味,冬天我们这的人都是这么吃的。”忘了交代,骆书记还是个辣椒王。
那铁杆哥们立刻附和道:“是啊,还得加盐,这样味道更好。”只见他起身,转进厨房,一手拿一碗盐巴,一手拎着一瓶生抽走到桌边,他舀两大匙盐撒到鸭肉里,又洒上生抽,拿起筷子在碟内用力拌了拌。哎哟,也忘了交代了,这哥们可是个盐坛子。
骆书记眼看着鸭肉吃不成了,他脸色发紫,嘴唇哆嗦,强装捂着肚子说:“各位领导你们慢慢吃,我突然不舒服,得去医院看看。”骆书记说完,便悻悻离席而去,偷偷到街上的一个粉店买一碗粉打发自己的肚子了事。
人大会议结束,这哥们回到县城,每与朋友聚餐,总是添油加醋地把这一故事大讲特讲,每次都能让人捧腹大笑……后来,不知是哪个智商高的人悄悄给骆书记起了个外号——“骆希奋”。
广东话中,“希奋”是屁股的意思。“骆”,是拿、要的意思。
从此以后,人们每谈到骆书记,私下都叫他“骆希奋”。慢慢地,这一称谓便在这个小小的县城传开了,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文盲书生,人人都知道“骆希奋”就是骆书记,个个都懂得骆书记就是“骆希奋”。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朱基钗)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根据中央要求,民政部、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向部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