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省内最大海棠种植基地
每年春天,兰山区汪沟镇解峪子村西岭上的海棠花盛开,将整个山岭装扮的异常美丽。作为省内首家联合社,千木海棠种植联合社理事长韩继轮告诉记者,2013年春,他们开始以汪沟镇为中心进行土地流转,规模化推广种植海棠。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省内最大海棠连片种植基地,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搞农业没有风险,尤其是现代农业。农业所谓的风险只是收益多少的问题。”有着多年苗木种植、营销经验的韩继轮告诉记者,海棠在临沂有着广泛的种植经验和销售渠道,“海棠作为景观苗木,春可赏花,夏、秋直到春节期间可以观果,属于四季皆宜,观赏性极高的苗木。”
2012年,韩继轮在兰山区李官镇承包了小片土地,试种“湖北海棠”,结果并不理想。事后,韩继轮发现,他引进的“湖北海棠”适合在山坡或丘陵地带生长。后经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适合海棠生长的汪沟镇解峪子村一带的丘陵山地开展种植。
2013年以前的解峪子村村民主要靠山地种花生,每亩年收益不足千元。村民外出打工的居多,部分土地每亩年租金不过300元。韩继轮到这里投资海棠后,将每亩地的租赁费提升至千元。很快,连片的土地被他流转过来。“俺们家租出去4亩丘陵地,每亩地一年给1000元的租金。俺们夫妻也‘解放\’出来到城里打工,一年总起来能赚三四万,收入翻了好几倍。”解峪子村村民王庆中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发展至今,千亩海棠种植联合社已发展了6600亩海棠,作为连片规模化种植海棠的基地,联合社不仅在规模、影响力上全省首屈一指,而且解决了当地330人的就业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3月17日讯 (记者张庆举) 17日上午,费县胡阳镇热闹非凡,在该镇驻地北侧的盛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内,来自全镇多个村庄的140多家的西红柿“代表”正在紧张地接受评委们的检测评比。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