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不管谁家的孩子,只要考上清华北大,我来负责学费!”7月28日,在洋县磨子桥镇常牟村助学奖励会上,从青海专程赶回村里的常苧对乡亲们许下诺言。提起常苧,村里不论男女老少都非常熟悉他。
今年45岁的常苧出生在磨子桥镇常牟村,曾任教于青海德令哈市第五中学、青海师大人文学院客座教授、青海师大附中、青海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从2008年开始,他已坚持7年在村里开展“尊老助学”活动,鼓励常牟村孩子奋发上进。
人才是最关键的
“我对常牟有着深厚感情,想到在家乡开展助学活动!”提起常苧举办活动的初衷,他谈起自己当年因家里贫困,在部分相邻的讥讽嘲弄中,克服困难参加自学考试获得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的经历。说干就干,他每年出资2400元为常牟村小学一至六年级前四名学生进行奖励;为四年级以上学生赠送一本《现代汉语辞典》……至今已累计发放5万余元。
“叶菁考中清华大学,奖励1万元;张钦宇、王作丹考中北大各奖励1万元!”“杜俊桥考入东南大学,奖励3000元!”7月28日,常苧将4个鼓鼓囊囊的红包交给4位学子。多年来,常苧坚持对本村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给与重奖,以此来激励本村孩子奋发图强。
大人要做孩子的楷模
“常苧干的事情有力地帮助了我们镇村党支部的大忙!”磨子桥镇党委书记龚新英对他大加赞赏。原来,他还在村里举行一次“好媳妇、好公婆、好女婿“评选活动。自己出资对这些道德模范进行奖励。“谁家的媳妇不孝顺、哪家公婆嘴碎,故意刁难了儿媳或女婿都被乡亲们留意着,评选前抖落一下,哪个还能再任性胡来呢?”常牟村支书常新民和村文书张会玲对活动所起的效应做了中肯的分析。
为弘扬传统美德,还在村里开展敬老活动。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会得到他99元的红包和一捆龙须面。至今已累计发放2.2万元。说起这些举动,他显得非常冷静:“大人要做孩子们的楷模,虽然能力有限,但要尽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上敬老尚德的种子。”
省钱为多奖一个孩子
在助学奖励会上,常苧掏出诺基亚三防手机让在场的人吃了一惊,他笑着说:“智能机对我没啥用,省点钱还能多奖励一个上进的孩子呢!”
当询问起常苧助学资金来源,着实被他踏实勤奋的精神感动了。他在青海除了干好本职教育教学工作,还受邀青海师大等大学讲学、利用在节假日为中公教育授课,他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费用除维持生活外,大多数用来捐助本村学生。至目前,他已为本村敬老助学活动花费16.8万元。
文/图 贾军 杨雅媛 杨国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明)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8月28日,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多人拟任局级职务。从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中,记者注意到,王华旭,男,汉族,1960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