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遭遇“打白条”,怎么办? ——国家粮食局为售粮农民支招 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来源:河池日报 2015-10-17 11:39   https://www.yybnet.net/

 

当前,我国秋粮收购正陆续展开。农民如何在售粮过程中保护好自身的利益?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为售粮农民支了三招。

一、及时了解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市场形势

在粮食收购开始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及时了解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粮食收购价格等信息。实行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储政策的地区,有关部门还会将承担收储任务的粮库名单、收购价格、政策执行期限等向社会发布。农户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市场行情,择机出售粮食,争取卖个好价钱。

二、搞好粮食整晒,提高粮食等级,增加售粮收入

随着机械收割方式的普及,极大地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但有些农户由于不注意粮食收割后的整晒,交售的粮食水分、杂质超标,按照政策规定要扣量扣价。一些农户因粮食保管不善导致发热霉变,影响售粮收益。超过国家质量标准,达不到最低等级要求,国家是不允许收购入库的。

因此,农户要通过对粮食进行整晒,提高粮食等级,相应提高粮食出售价格。

三、及时要求粮食收购者支付粮款,并索取收购票据备查

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粮食收购者向农民“打白条”。如果粮食收购者以种种借口拖延支付粮款,售粮农户要立即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反映。

近年来,个别粮食收购者以“高息”为诱饵,采取欺诈手段,卷款潜逃,致使售粮农户钱粮两空,对此需格外警惕,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粮食经纪人出售粮食,尽量选择在当地粮食行业协会或经纪人组织备案的、信用良好的经纪人。农户在出售粮食过程中,必须向粮食经纪人、粮库索取粮食收购凭证或发票,作为事后可能发生经济纠纷的凭证,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对粮食验质检斤结果有异议,要及时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反映,由粮食部门进行核实,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新闻推荐

财政部下发通知称 2018年中央财政取消对行业协会商会直接拨款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27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称,从2018年起,中央财政取消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直接拨款。...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遭遇“打白条”,怎么办? ——国家粮食局为售粮农民支招 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