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00年时,我接待了一批从北方过来的中外记者,一到梧州,他们就叽叽喳喳议论起来:这个城市青山环绕,三江交汇,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太美了!最宜居城市哟!北京每天2万台汽车排出的废气就足以形成雾霾,让人受不了!我将来要在这里买房养老!怡养千年佳地哟!听着赞美,我心里除了高兴剩下的就是自豪了。
得天独厚哪能不自豪呢?可是梧州这么美,他们来到才知道,这就应了古语:深山芝兰,孰识其香?知名度出问题了!我们的宣传做得不够好,很不到位。想起有的地方没有的都在挖空心思去造美,而我们是美摆在眼前却少人知或知之不多,太可惜了!我真切地感觉到宣传的重要。这次市领导提出要写喜欢梧州的一百个理由,作为宣传梧州的一个资料,实在是高屋建瓴,远见卓识。
《喜欢梧州的一百个理由》入选了我写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六堡茶,一篇是下俚山歌,这两个都是梧州的特色。尤其是六堡茶,上千年的历史,“红、浓、陈、醇”的高贵特质,赢来了金奖、“茶王”美誉,倾倒了不少茶客。我走访了一些茶厂公司,看了科技含量高的制作设备,看了储存茶叶的宽大木楼房和幽深的防空洞茶窖;也远足到了六堡镇,参观了青葱的茶园基地,还约谈了一些专家领导,无不感受到六堡茶在梧州独有和发展壮大的优势。另一篇是写泗洲下俚山歌。梧州有两个很有名的山歌种类,一个是高旺山歌,另一个就是下俚山歌。泗洲下俚山歌源自湖南,先人从湖南来到梧州生活,也把山歌引了过来,下俚山歌加入了梧州的水上元素,独具一格,展现了他们生活的乐趣和智慧。我应邀观赏了泗洲上源节山歌的赛事和闹热,体会了草根文化的蕴力和厚实的群众基础,也为之喜悦振奋,在《广西文学》发了4000多字的题为《泗洲下俚醉云霞》的散文,宣传这一特色文化。
多年的写作实践让我感觉到,梧州得天独厚,人民聪敏,好东西多,故事多,物华天宝,历史厚重,很值得我们去发掘,去展现。《喜欢梧州的一百个理由》出版发行,是宣传梧州功德无量的一件大好事,书本题目新颖,内容充实,亮点突出,理由充分,我认为无异于系统宣传梧州的一个“核武器”。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梧州这个美丽的优秀的城市定会口碑相传,名扬天下。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