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坚持法治思维加快清理“奇葩证明”

来源:绵阳日报 2015-11-23 14:59   https://www.yybnet.net/

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2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提出,年底前将对被社会上诟病的“奇葩证明”拿出解决办法,凡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应一律取消。这一政策导向,不仅是对民意的顺应,也对相关部门坚持法治思维、加快清理“奇葩证明”提出了明确要求。

出国旅游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老人领养老金需要证明自己“还活着”,类似证明让办事群众颇感无奈。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经由政府部门通过内部信息共享来解决,却偏偏要办事群众自己去“跑断腿”。而且,有些“奇葩证明”,常常找不到法律法规的硬性要求,多是办事部门出于自己的方便或者怕担责任而向办事群众提出的附加要求。诸如此类的“奇葩证明”,既体现出一些部门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也与法治精神存在抵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群众所办之事,应该提交什么证明材料,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为图部门自己方便而增加办事群众的负担。此次政策吹风会提出,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应一律取消,正体现出对法治精神的遵循,也为加快清理“奇葩证明”提出了明确要求。

取消于法无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关乎群众信任和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加快梳理各类办事条件,废除于法无据、群众反映强烈的证明要求,不断简化群众办事条件,也是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服务政府的客观要求。

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清理“奇葩证明”时不我待。加快涉及公共服务的户籍、教育、就业、医疗等信息共享衔接,打破“信息孤岛”,为清理“奇葩证明”打下基础,只有不断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才能不断赢得群众肯定。

新闻推荐

“中国式”养老短板如何补?

老年人集体过生日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资进入却不容易:一个床位建设成本动辄十几万元,补贴“杯水车薪”、审批往往“肠梗阻”……“银色浪潮”加速来袭,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相关新闻:
老舞台 觅新声2015-11-25 22:44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坚持法治思维加快清理“奇葩证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