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萧县白土镇有一个费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前不久还被省文明委评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对于各地的“美丽乡村”,我总是不以为然,不否认农村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我仍固执地认为,一个乡村居住环境再怎么优美,难道能比市民们在城里居住的小区还优美!
立秋的那一天,有老同学赵先颖相邀去参观费村。正好我也想去印证一下我的那些猜测,于是,爽快地答应,愉悦地同行。为了能让自己随心所欲地寻幽探奇,我和先颖选择了骑摩托车前往。先颖前几年曾经去过一次费村,因为有他这个出色的向导,所以我骑车就只要考虑安全,而不必担心方向了。摩托车载着我们俩向着费村一路疾驶。
那一天,风也高兴,车也高兴,我也高兴。
先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旅游达人,上高中时,唱歌、书写、体育几方面就十分突出,再加上他长得又很潇洒,所以他一直是班里女生追逐的对象。现在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他,还是潇洒如昔,浪漫如昔。像这样的旅行,他不知道有过多少次!
因为车子走的都是比较偏僻的乡野,路上少有行人。我们谁也不说话,任凭车轮飞转,思想前行。我就像《社戏》里的迅哥儿,想早一点看到我心目中的“赵庄”。
“到了!”只听到先颖说道。正沉浸在思绪中的我,被他这突兀而来的一句话惊了一下,于是抬头观看,可不,费村真的就在眼前了。
只见一个高大的朱红仿古门楼,凌驾在一条五六米宽的柏油路路口,门楣的正中书写着“萧县费村”四个大字。没想到,一百许里的路程,那么快就到了。怀着惊喜,我们骑车穿过门楼,不大一会就来到了村子的中央了。
费村,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里,虽然属于淮北平原的一部分,但是却四面有低山环伺,树木丛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村子距离4A级国家森林公园皇藏峪不到五公里,距离皖北名刹天门寺更是不到一公里。
风景优美不待言说,交通便利更值得一提。村前就有一条宽阔平展的省道,沿着这条公路向北不到十五公里就是萧县县城,而且这条省道还连接着两省(江苏、安徽)三市(宿州、淮北、徐州)。因为风景这边独好,所以就引来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客人游览观光。我们去的那一天,虽然是天气阴沉着,甚至还一度下起了小雨,但是来到费村参观的人依然不少,他们大多是游完了皇藏峪、天门寺,又来这里欣赏美丽村景的。
随着众人,漫步村中,但见干净整洁的村路,回旋壮观的廊子,宽敞明亮设施完备的村幼儿园,供村民们跳舞休闲的宽大的广场,以及刻着名人字画的规模不大的园林。我正被眼前的景色陶醉,突然听到有人惊呼:“看,倒流河!”我的目光跟着众人一起,向那清澈的河水望去,啊!这就是倒流河。
来费村之前,我也看了一点有关费村的资料,也没少听老同学絮叨倒流河的传说,现在当我真的就站在它的岸边,才真正地感受到它的美好。那感觉似曾相识,又新鲜别致,就像贾宝玉第一次看到了林黛玉。
费村所在的萧县,整体的地势是北高南低,所以境内的河流都是“淙淙河水向南流”,让人匪夷所思的只有费村这一段,像上帝给费村人开了个玩笑,地势突然呈南高北低,所以就形成费村3000米独特的“倒流”奇观。所以,倒流河并不是河水从下游向上游流动,它也没有违背“水往低处流”的规律。
有人说,看一个地方领导的政绩如何,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的怎样,你只要看看它的环境就知道了。一个地方如果是污水横流,垃圾满地,那这个地方的领导肯定是不作为的,经济的发展也不会好。费村的环境是优美整洁的,道路上既没有杂物,水面上也没有漂浮,墙壁上更没有恶意地涂抹,广场上的各种运动设施都没有任何毁坏的现象。
走在村子里,就像走在静谧的公园,这里没有车声,没有我们到其他乡村听到的那些市井的纷扰,只有倒流河水那若有若无的潺潺声,只有河边几个洗衣大嫂的低语。
白居易有“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感慨,我看到了费村,突然也有这样的心情,只不过,我的感慨里不是寻找春天,而是我孜孜以求的恬静和美好!
费村人现在正朝着一个更大更高的目标努力,在他们乡村规划里,已经有了新的蓝图,他们要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发挥和利用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把费村打造成一个集购物、住宿、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商业旅游中心。
费村,一个看过就不能忘怀的地方!
新闻推荐
日前,泗县政协秘书长许奎以《野菊儿》等12首古典诗词作品,在海内外万余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天籁杯”诗词大赛金奖。许奎系中华诗词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