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道德底线,就是道德最起码的基本规范,即对行为主体的最低道德要求。对社会成员而言,社会道德底线是:诚实,厚道,有良心,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遵纪守法。在现实生活中,尊老爱幼应该算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一个月前,老家的拐弯亲戚收到市中级法院的传票,到庭应诉一桩孩子抚养权变更案。老家亲戚文化少,又没有请律师,要求笔者抽空到庭旁听一下,有必要就帮申辩几句。经过了解,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拐弯表妹10年前嫁给同村一个姓唐的小伙子,现已生育两个女儿,大的有8岁,小的有6岁。长期在广东打工的小唐经不住寂寞与诱惑,与一发廊妹有染。在表妹怀二女儿期间,发廊妹也同时怀了他的孩子。不久,小唐与表妹办理了离婚手续。表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外出打工时,就将孩子留在老家由自己的母亲带。几年来,小唐对两个孩子基本不闻不问,抚养费也从未支付。去年,小唐突然要求变更抚养权,要求把二女儿判给他。理由是他现在每月收入有近8000元,有能力养女儿了。表妹一方则坚决不同意,认为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岂有养得起就养、没有钱就丢的道理?表妹分析,小唐要求变更抚养权的主要原因是不想付孩子的抚养费。
去年该案上诉到某县法院时,法院并没有支持男方的要求,并强调,他必须按时支付抚养费。而据表妹说,小唐一直没给一分抚养费,现在二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小唐不给身份证,一直办不了户口,无法报名读书。小唐说,想要身份证办户口,除非把孩子判给他。
对于县法院的判决,小唐不服,于是上诉到中院。中院的法官大概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劝小唐不要再闹了,不管大人有什么矛盾,都不要影响孩子的幸福。
不料10天前,小唐坚决要求开庭再审,一定争要二女儿的抚养权。庭审中,法官具体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对小唐狠狠地教育了半个多小时,说他没有道德底线,挑战法律权威(重婚),不讲良心,没有爱心……自然,结果还是维持原判。
旁听这个案件后,笔者感触良多。时代发展了,人们的思想开放了,日子好过了,有些人的传统道德却逐渐沦丧。在农村,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时有出现:不赡养老人,兄弟反目,妯娌吵闹,自私自利……与崭新的农村风貌相比,极不协调。
所以,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意识到农村这一点,加强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抓,使新农村表里如一。家庭要重视家风的传承教育,让家庭成员坚守道德底线。家庭团结和睦,充满爱心,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新闻推荐
全国福彩系统首届创新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广西福彩中心参赛作品荣获一等奖——民政部副部长邹铭:要把创新贯穿到福彩工作的方方面面
邹铭副部长颁奖
12月16日,全国福彩系统首届创新竞赛决赛在北京举行。民政部、财政部等有关司局和单位领导,以及北京市、天津市、四川省、陕西省等福彩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