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最古老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偏居一隅自“珍重” □ 刘翔霄 王卓伦

来源:定西日报 2016-01-17 07:23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偏居山村。除一些文物工作者、研究者外,近年少有人远道而来感受千年岁月在此流逝。

南禅寺位于山西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西侧一处土岗上。寺庙周围山林环绕,寺址坐北向南,东西约51米,南北60米,全部面积3000余平方米。

据寺内工作人员介绍,南禅寺1961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创始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德宗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1200余年,为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唐代木建筑。寺内正北面大殿三楹,大殿西缝平梁下保存有唐人墨书题记,是大殿重建的年代佐证。殿内有唐代彩色泥塑释迦牟尼佛及侍从塑像十七尊,与殿宇同时塑造,是中国除敦煌外稀有的唐代塑像。

记者得知,唐以后历代,南禅寺大殿都有维修、装绘和补葺,但唐代建筑的规制结构和塑像的形体手法依旧保留。大殿可见唐代和唐代以前的规制,这些规制五代之后不复见,因而是中国研究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最近一次修缮是在1974年。”一名李姓工作人员说。寺内主殿不算庞大,大殿檐柱已见褪色、斑驳,但形制壮丽、结构简练,大气犹存。正如中国著名古建专家柴泽俊评述:“用材断面合理、纵横连贯牢固,手法古朴,技法纯熟,巧妙地把力学和美学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了中唐时期中国偏僻山庄劳动匠师们在建筑科学和建筑艺术上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柴泽俊正是1974年修缮工作的主持者,早前受访时他曾分析,南禅寺逾越千年得以保存,有多重原因:地势优势。南禅寺建在土质干燥、地基坚实的高岗上,居高临下,雨后排水畅通;因小而偏得福。此寺重建后63年时,遇到武宗五年灭法,中国佛寺大都被拆除或损毁,而南禅寺由于规模较小、处地偏僻,不为人所注意,县志和佛经上均无记载,因此幸免于难;众人保护。南禅寺大殿历经五次八级以上的地震没有毁坏,归功于周边村民的整洁修缮,齐心保护。

南禅寺工作人员介绍,村民对南禅寺的保护都比较自觉。前几年,寺内尚有主持,故去后未再居住僧人。不管雨雪风霜,文物管理工作人员每晚都会坚持夜巡,以防盗、防火。

据介绍,南禅寺门票10元,价格不高,但到访者一直很少,其中多是文物工作者,普通游客很少。随着冬季到来,年内几乎无人再来。这位工作人员说:“你们是今天第一拨到访者,也是唯一一拨。”

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特别提到,南禅寺古老而清静,正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新闻推荐

全市组织工作暨市县乡换届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安铎实习生白杨)1月29日下午,全市组织工作暨市县(区)乡(镇)换届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张令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唐晓明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最古老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偏居一隅自“珍重” □ 刘翔霄 王卓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