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直击春运首日
昨日,为期40天的春运在宣城市罕见的寒潮中拉开序幕。据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出行量将持续攀升,旅客发送量预计超过29.1亿人次。
春运首日,宣城市汽车站、火车站和高铁站的春运情况如何?是否和往年一样拥挤不堪?昨天上午,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分别探访宣城火车站、宣城汽车站、泾县高铁站,现场感受春运首日宣城市各交通场站的情况。
A
汽车站:部分班线没有开 ◇本报记者 徐文宣
与往年春运开始后旅客数量猛增、售票窗口排长队相比,今年春运首日汽车站有点“冷”。空荡荡的候车厅内零散地坐着一些等车的旅客,少了往日的喧嚣和热闹。
记者发现,售票窗口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在买票。“我要买一张到合肥的车票。”昨天,小王是为数不多购买车票的乘客。当他提出买票需求后,售票员立即收钱出票,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工作人员表示,就当天早晨情况来看,来购买车票的人并不多,“主要受寒潮影响,春运和寒潮叠加,很多人都更改了出行计划。而且今年春节有点晚,往年的探亲流、民工流、学生流三种客流叠加的情况今年不会在节前发生。”
昨天,停运的班次基本恢复正常,部分班次仍有延误。“延误主要是因为大雪过后的降温,今早发现部分班车门窗、发动机和汽车挡位结冻,导致少量汽车无法运行。”汽车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除了通往部分山区和长途客运班次暂时停班外,省内和通往江浙沪的绝大部分班车都已恢复正常营运。
B
火车站:让旅客温暖出行 ◇本报记者 杨苗苗 余健
昨天上午,在火车站候车大厅,来自合肥的朱玲娟女士正带着2岁儿子候车。朱玲娟是合肥人,丈夫在合肥工作,但朱玲娟却在狸宣高速工作了两年之久。昨天单位刚好放寒假,朱玲娟便带着儿子乘坐火车回家团圆。春运首日,候车大厅乘客拥挤,朱玲娟的儿子哭闹不止,车站工作人员魏超见状后,送了一对可爱的猴年年画给他,孩子立刻停止了哭闹。朱玲娟携带的行李较多,魏超帮她将行李抬上了火车。在火车站候车大厅,来自上海铁路局的青年志愿者和宣城站的工作人员,向旅客赠送了春联和2016年列车运行时刻表。
虽然昨天户外很冷,但火车站候车大厅很温暖,“我们开足了暖气,开水24小时供应,保证乘客饮水需求”。火车站工作人员何茂平告诉记者,今年虽然有寒潮,但对旅客数量影响不大,“春运第一天,旅客发送量应该在2000人次左右,和去年相持平。”同时,今年的客流依然以学生、民工、探亲、旅游和商务客流为主,流向则主要是皖北、苏浙沪、广东、福建、合肥、阜阳、郑州、西安、北京等地。
C
高铁站:志愿者自愿奉献 ◇洪波 本报记者 项嘉
“安全第一、安全对接,是本次极寒中春运的主要标准。”市铁路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寒潮来临之前,泾县等各县铁路办与芜湖车务段及交通运管部门密切联动,确保任何一班次高铁到站后,旅客均有出租车、公交车乘坐,做到及时分流出站,绝不出现滞留现象。
泾县铁路办主任李旭东介绍,通过泾县站来往宣城的旅客特别多,面临地面结冰、客运班线停运之尴尬,泾县铁路办协调该县交通运管局,在每日22点临设一辆公交车,把下车旅客及时送到目的地。
据了解,泾县等各县铁路办均做好高铁站与高铁广场的无缝对接工作,以铁路站为高铁广场服务的牵头管理单位,协同组织公安、交通、铁路派出所、芜湖车务段、交通运管等部门,以防寒防冻为重点,深入排查站前广场与易结冰路段,一旦出现旅客滞留,及时启动预案,做好秩序维护、困难帮助等工作。
市铁路办表示,针对低温冰冻天气,确保春运通畅,各县均协调大量人力投入各项服务之中,其中多为自愿奉献首次高铁春运的志愿者。
新闻推荐
2月1日,南京古林公园盛开的梅花被白雪覆盖。1月31日下午至2月1日凌晨,江苏南京出现降雪天气。南京古林公园的梅花被雪覆盖,吸引游人踏雪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