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税征改革为财政体制改革吃下“定心丸”□ 新华社记者 韩洁

来源:河池日报 2016-02-19 10:12   https://www.yybnet.net/

 

国务院日前召开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座谈会提出,全面推开营改增、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分析人士指出,2015年底,中办国办印发《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含有三大重要改革讯息,其带来的新一轮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奏响了“十三五”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的序曲。

“合作”非“合并”:国地税机构分设的格局不会变

分税制实施20多年,有关国地税机构是否该合并的争论不绝于耳。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对记者说,此次方案在发挥国税、地税各自优势以及推动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的旗帜下,明确提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对现行征管体制的完善,意味着两套税务机构将合作而非合并,无疑为广大税务干部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从全球看,中央和地方税务机构分设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我国明确将这一轮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出,这表明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匹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相容的、一致的,更是契合人类税收历史发展共同规律。

高培勇认为,保持国地税分设的基本格局不变,可以让80多万税务干部心无旁骛埋头于深化国地税之间的征管合作,从而走出一条富有国情特点的税收征管体制和征管能力现代化建设道路,发挥好税收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税收改革与发展的大逻辑。

“分税”非“分钱”: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不会变

曾几何时,与国地税机构要不要继续分设的拷问相伴随,围绕中国要不要继续坚守分税制的疑虑之声也不绝于耳。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定义分税制时其中有一条提出:“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各种税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

“这意味着国地税机构分设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为一对连体婴儿,保持国地税机构分设的基本格局不变,就是坚守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方向不变。”高培勇说。

高培勇认为,分税制实施的20多年,如果参照当初对分税制的基本定义,现实财政管理和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源不在于分税制本身,而在于未能将分税制贯彻到底,使之日益呈现出偏离“分税制”而重归“分钱制”的势头。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继续沿着分税制的道路走下去并使之趋于完善,而不是偏离这一方向甚至另辟新径。”高培勇说,方案的出台无疑为所有关心、关注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向的人们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两个积极性”非“一个积极性”:央地财政关系调整的基调不会变

国地税机构分设也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也罢,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因而,由保持国地税机构分设的基本格局不变到坚守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方向不变,意味着延续央地财政关系调整的基本调子不会变。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在谈到财政体制改革时,一直都强调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如何调动两个积极性?方案提供了一幅能够调动且有利于发挥两个积极性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路线图”。

高培勇认为,在这幅“路线图”上,保持国地税机构分设和坚守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都可以取得地方政府的广泛共识,而几乎所有涉及国地税分工合作的具体举措也都有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效互动中得以实施,这无疑让地方政府服下了围绕央地财政关系调整的又一颗“定心丸”。

新闻推荐

当郭英森登台时只是说明了工人身份初中学历就已经处于

当郭英森登台时,只是说明了工人身份、初中学历,就已经处于被怀疑的地位了。新近被探测到的引力波,带火了一个几年前出现在电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税征改革为财政体制改革吃下“定心丸”□ 新华社记者 韩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