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来自广东省珠海市卫生系统的近300名医务人员齐聚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学习窗口服务礼仪。授课老师提醒医务人员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要结合窗口单位、护理服务特点和实践工作,并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服务礼仪、服务技巧、常见医患冲突调控及个人魅力塑造等内容进行了专题培训。
医患冲突事件多了,礼仪课开始走进医院,但接受这种培训的多数是护士。但显然,医生也需要学习礼仪。一位态度粗鲁、说话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患者,可能会让一位医生摇头苦笑。但一个无礼的医生每天会让成倍的患者心生不悦。如果一天是10位,那么一月是数百位,一年就是成千上万位。还不够可怕吗?
生病的人,与平时相比,心理上往往处于一种更脆弱和敏感的状态,存在某种心结。如果医生没有礼仪的意识,不会呵护患者的心,一旦言行举止失当,即使无心之举也可能激怒患者。病情如果好转,患者可能还会选择忍气吞声。一旦病情恶化,有时就会因此结怨成仇,剑拔弩张,一场激烈的暴风雨马上来临。
无声的语言也很重要。接诊时,医生若衣冠不整,甚至穿着拖鞋值班,或者说话心不在焉。就医者会怀疑,医生究竟有没有认真用心地为我看病?这位医生值得信任吗?某些时候,这种怀疑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礼仪根植于生命的平等,因为平等才会相互尊重。在疾病面前,如果医生把自己当成救世主,自己高高在上,那么这种不平等的对话就是无礼。无礼的行为带来的是消极的力量,产生恶果。希望更多的礼仪课走进医院,走进医学院校,让更多的从医者知礼行礼。
新闻推荐
2月2日,大量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广场。受北方持续雨雪天气影响,广东地区春运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列车不同程度晚点,广州站、广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