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卫 通讯员 李浪涛)为迎接丙申猴年的到来,昭陵博物馆首次展出唐肃宗建陵出土的兽首人身石生肖猴、马俑两件藏品。
两件生肖俑均以灰白色石灰岩雕凿,着宽袖袍服,腰系革带,足穿高头履,双手持笏于胸前,肃穆站立于方形基座上。猴首人身俑,1974年8月出土于建陵乡山西头村东北,即建陵白虎门门狮西南方向约140米处。俑通高42.2厘米,相连的石座高5.6厘米、宽14.7厘米、长12.5厘米。俑双目狰狞,闭口,耳贴于头侧,目光平视。通体雕凿较为精细,衣饰线条简洁明快,比例精确。马首人身俑,1974年9月出土于昭陵乡石马岭村北,即建陵朱雀门门狮东侧约7米处,出土时伴有砖块。俑通高42厘米,石座高4.1厘米、宽13.3厘米、长10.4厘米。小耳,口微张,目光平视。除头部打磨光滑外,通体较粗糙,背部未经打磨,雕凿痕迹明显。这2件石生肖俑出土地点相距千余米,位于不同的山梁,但其质地、形制一致,且同出于建陵陵园内,应同属于建陵附属文物。
建陵出土的兽首人身生肖俑意义重大,它是首次在唐代帝王陵内城门外发现放置石生肖俑的唯一一例。它是目前北方地区发现持笏生肖俑的最早一例,标志着唐代帝王陵墓石刻的转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秦峰马黎实习生陈耀光对于张振江和周花书老两口而言,儿子张自平再也不能常回家看看了;对于妻子女儿而言,张自平再也不能陪伴她们,共享一家三口的幸福时光;对于贫困山区里的孩子,志愿者张自平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