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乡愁乡建乡情乡愿”获奖征文选登 回乡印记

来源:梧州日报 2016-03-14 14:09   https://www.yybnet.net/

如果说祝东是一只风筝,那么家乡就是攥着这只风筝的手,思念便是连着风筝的那根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离开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故乡。仿佛是弹指一挥间,祝东离开家乡出来工作的年头已经二十有余,由于各种缘故,他平时很少回去。可是他对家乡的那种眷恋和思念却越来越浓。因为那里有他的根,有他的亲人,还有足以让他一辈子回味无穷的童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乡愁已经成为祝东的一种习惯。

祝东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在他的眼里,那是一段纯真而难忘的岁月,尽管生活艰苦,却饱含着快乐、梦想和追求。屋前的田野上,天真烂漫的笑声伴着稻花香飘荡;屋后的山林里,充满着摘野果的喜悦和采蘑菇的欢乐。记忆中,村子的小河是小伙伴们成长的乐园,大家在一起嬉戏、玩闹,乐此不疲;晴朗的夜,明亮的星,一个个小脑袋靠在大人的怀里数着星星,听着蛙鸣,渐渐入眠……

虽然,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可是祝东却深深地知道,童年时代的家乡只是一座偏僻的小山村,贫穷、落后——道路不平,交通不便,用水困难……曾经,这是祝东以及小伙伴、乡亲们心里的一种痛,却最终成为他们努力拼搏的一种动力。他们坚信,有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有全村人的努力与拼搏,这一切终究会过去,家乡的面貌必将会改变。

随着时光的流逝,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整个小山村。虽然祝东读高中、大学,乃至毕业工作,都不在家乡,但不多的回乡经历还是见证了家乡的成长。

年前,家乡有人来到县城,说家乡变化很大,宽阔的水泥路都修到家门口了,叫祝东他们有空多回去走走。自从父亲去世,祝东把老妈接到身边生活以后,他已有三年多没回老家了。而他家今年刚刚买了一辆车,既然道路畅通,回家就方便了!老乡的一番话迅速激活了糊在祝东心底的那份思乡之情。于是祝东决定带着一家子回乡下过年,好好地和亲友们聚聚。

到了年末,祝东兴奋地开着新买的车辆,带着一家子,直奔老家。一路上,听着耳边的妻子向女儿讲解乡情乡貌的温言软语,以及女儿的欢悦的笑声,祝东心里思潮起伏,真是三年一个样啊,家乡的变化太大了!

瞧,双车道的水泥路直通到家门口,道路两旁还种植了挺拔的风景树和漂亮的花草。以前他们到镇上赶集或办事经常步行,大约要一个小时;就算有的人家开摩托车,也需要20分钟。这次回家他特地看着时间,从镇上开车到家,只需要7分钟的时间!这种便捷,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

村里的新房子简直可以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一幢幢两层或三层的小洋楼基本代替了原来老旧的砖瓦房。对于往日非常熟悉而今天已经旧貌换新颜的邻家,也需要通过一番打听,才能知道这是谁家,那是谁家。

经过每一家门口,大叔大伯们总是热情地招呼祝东进去坐坐,沏上热茶,脸上堆满幸福的笑容。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祝东发现,住上新房后的老乡都变得精神了,变得快乐了。

拉家常时,邻居九叔笑着说:“党的政策就是好哇!你看看,现在哪家不建水泥楼了!政府还给五保户补钱,盖房……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最让祝东折服的是小祥子。他的个子比祝东瘦小,由于家庭贫困,读完初中就到广东打工了,听说后来跟了一位老板做生意。因为他忠厚老实,努力肯干,很快就成为老板的得力干将。他去年建了一幢三层的房子,每层面积近200平方,单单装修就花了30多万元。

村头的阿生家,因为兄弟姐妹多,以前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困难户。可是人穷志不穷,阿生长大结婚后,与妻子又是卖猪肉,又是开便利店,后来还经营起农资生意来。现在他已经成了村里的首富。

变了,都变了!祝东走着看着,笑着叹着……

“小东子,你们家的自来水够用吗?如果不够用可以接我家水管。”正在院子里擦洗板凳桌子的五伯在叫祝东。

“不用了,我家的水够用。”他笑着回应。

近年来,家家户户不但安装了自来水,也进行了厕所改造,村里的茅坑彻底消失了。因此,愿意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多了,村子里就更热闹了。

生活条件的改善,政府惠民政策的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启动,充分调动了大家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现在,村民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实行分类,把无用的垃圾堆放在村口的垃圾池里,统一进行销毁。之前那种满地垃圾,苍蝇满天飞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

你看,仿佛为了迎接过节,有魔术师使用了高超的魔术似的,整个乡村变得干净,淳朴,美丽,高贵……

家乡人们的年夜饭吃得早。下午4时左右,祝东他们就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开始吃年夜饭了。祝东的小弟是广东某饭店的厨师,在除夕的晚上做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围了满满一桌,好不热闹。

“哟,七叔,刚刚吃饭啵!”吃得正欢,大华走了进来。他不但是祝东小学时的同班同学,按辈分还是祝东的侄子。祝东连忙摆座,满上酒。

大华也不客气,坐了下来,举起了酒杯(按照旧时风俗,年夜饭是不能在别人家吃的,但现在的人不计较那些陈规旧俗了。)“我也是刚吃过饭,听说你回来了,我过来看看。”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拉起了家常。大华家境比较好,初中没毕业就结婚生子了,现在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年满20岁了。

“几时娶媳妇,记得告诉我啊,让我回来喝杯喜酒。”祝东笑着说。

“儿子才20岁,不许他那么早结婚,像我这样,你看满脸的沧桑,我们是同年的,看起来我比你老了10几岁。”

喝着喝着,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年纪相仿的邻居过来,桌子仍然坐满人,但已经是由家人换成邻居了。

“七叔,我们这些外出务工的计划在正月初三开展一个敬老团拜会,我们这几个组织者准备等会开个预备会,安排好活动的相关工作,你有知识,见识又广,你得给我们参谋参谋。”敏坚红着脸,一再要求祝东参加这个会议。

他们这个村子大约700多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也大约有50多人,年轻人常年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才回来和家长团聚,为了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关爱,大家想出了这个法子,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三开展一次敬老活动,和老人们聚在一起座谈,给老人送上节日礼物。这个活动得到了村里年轻人的积极响应,大家自发捐款,这已经是第二年举办了。

盛情难却,祝东参加了活动的预备会,因为之前已经开展过,大家都有一些经验,所以活动安排得有条不紊。

也许只有喝酒的方式才能表达大家之间的感情,会议结束后,紧接着又是喝酒,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酒,聊着各自的际遇,各自的经历和收获。

新年的钟声响起,贺岁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五彩纷呈的烟花映红了山村的上空……带着微醺的酒意,祝东不禁思绪万千,是感叹,是骄傲,童年生活的一幕幕与眼前不断晃动的熟悉脸庞不断地交叠、变换。这一刻,他突然明白,这里,便是他的家,永远的家。

是的!这次回乡,让祝东更加清楚,任凭岁月荏苒,自己心中那一缕缕的乡情不但不会变淡,反而更浓。无论身在何时何地,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亲人与朋友的牵挂,总如涓涓细流,在隔山隔水的岁月里飞奔,用心感觉,温暖依然。

(杨艳丽)

新闻推荐

开设税务课堂

本报讯 3月10日,万秀区国税局、地税局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举办纳税人学堂暨税企座谈会。税务部门就企业关注的新政策对信用登记为A级的纳税人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作了专题培训,并围绕企...

相关新闻:
春耕肥料价跌2016-03-14 14:09
猜你喜欢:
评论:(■“乡愁乡建乡情乡愿”获奖征文选登 回乡印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