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在大力推广日间手术,但有些地方的医院尚没有启动。医院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在于,根据当地现行的医保政策,患者治疗同一种疾病通过住院可以报销,而如果接受日间手术,则可能要全额承担治疗费用。
日间手术其实就是门诊手术,做手术的患者不需要住院过夜,随做随走,患者只需遵医嘱在家服药,并按时到医院换药、拆线。其实不少手术是可以在门诊完成的,不一定非得过夜住院,但现实并非如此。从门诊、检查、排期,到手术、术后观察、康复出院,日间手术只需24小时~48小时。通过日间手术,医院床位盘活,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医患双方均能受益。而且,根据调查,上海市6家试点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后,平均医疗总费用较以往同期下降了17.51%,这也是日间手术近年来受到热捧的另一个原因。
当前,我国已形成基本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医保报销政策在引导患者就医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就医方式选择上,患者很大程度受限于医保报销政策。患者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主动或被动地跟着医保的指挥棒走,甚至在部分医疗机构的配合下出现小病大治、长期挂床等现象。
作为一剂良药,日间手术无疑将对缓解医保基金压力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条路径并非不好走,但医保政策的滞后,让日间手术举步维艰。让医保在形成合理诊疗格局、促进分级诊疗、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等方面多作贡献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应对这些呼声,就需要医保摒弃原有“算小账”的出纳式作业,更多从“算大账”入手,通过提高报销政策的灵活性,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并帮助医疗机构降低成本,最终实现整体医疗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
日间手术推广难,是医改中“三医联动”困境的典型代表,要摆脱困境,推动医改加速,需要相关部门更多的主动性。
新闻推荐
如何留住万亿元“流动的钱包”?新华社记者 王卓伦 孔祥鑫 鲁畅
国人海外购物的热情日益高涨。今年春节,中国游客更是“刷出”境外消费新纪录。在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表示,每年达上万亿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