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吃变得更有文化

来源:绵阳日报 2016-03-26 21:51   https://www.yybnet.net/

民以食为天,吃是文化,是学问,也是艺术。有人说,从饮食的角度来看四大名著,《水浒传》是酒,《西游记》是斋,《三国演义》是宴会,而《红楼梦》则是饮食百科全书。吃,是件大事情,但美食家却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因为真正的美食家要有家传,要有家族的基因在里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找找那些经典美食书籍里的文化基因。

《随园食单》

(清)袁枚著

江苏古籍出版

清代大学者袁枚在治学之余对饮食文化也情有独钟。他的声望与地位很高,使得他常常成为社会名流宴请的对象。而他每次遇上美味佳肴都要让自己的家厨向主人的厨师学习。“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他将四十年来品尝的各家拿手菜辑录为这本“全明星阵容”《随园食单》。这本美食文化中殿堂级的著作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他推崇的美食,如今仍然广受追捧。

《美食家》

陆文夫著

古吴轩出版社

中篇小说《美食家》围绕个人命运的沉浮展示了姑苏城饮食生活的变迁。小说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陆文夫的个人经历。小说中的席案铺陈,精于治馔的品位在历史的动荡面前显出小来,饮食这么温柔的东西,有时候竟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时过境迁,倒是“食”显永恒。

《汪曾祺谈吃》

汪曾祺著

北方文艺出版社

金庸曾说过,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汪曾祺的嗜吃,在文学史上可谓是出了名的,不仅在于他会吃,更在于会写吃。他一生文章无数,但涉及最多的、写得最好的当数“美食”。本书中,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用真实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他是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学拉得最近的人。

《肚大能容》

逯耀东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逯先生是钱穆弟子兼学者,写的东西有文人气,逯耀东曾在台湾教历史,开了“饮食与文化”课大受学生欢迎,把掌故与资料提升到文化的层次。所以,这本书说的是“食谱”,满纸却透着历史、诗词、民俗与名人典故,兼具忆旧故事和学界考据。其对海派菜延及海派文化发展流变的归纳尤其精彩,让人在读得满嘴口水之际字里行间不经意地侧漏一种“这是考点,大家用笔划一下”的学霸范儿。

《雅舍谈吃》

梁实秋著

万卷出版公司

《雅舍谈吃》展示了文学大家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老北平著名馆子正阳楼的烤肉、东兴楼的锅烧鸡、厚德福的瓦块鱼到家常风味的炸油鬼、芝麻酱烧饼、窝窝头等,声色味俱全。梁先生小时家道殷实,但他对吃只以美味而论,平民化的油条、窝头都爱,犹如他的散文绚烂之极归为平淡,用文字成就了一缕缕关于吃的文化记忆。作为一名文化“吃货”,他在其他文化名人的饮食文章里出镜率也很高。

《吃主儿》

王敦煌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在北京,“吃主儿”不是厨师,而是有一套“信条”的资深吃货,他们的精华在于:不甘心于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而是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身体力行不断尝试,会买、会做、会吃、会疼惜食材,讲究不糟践东西。本书作者王敦煌的父亲是著名文化大家、文物专家王世襄老师,老爷子带领着全家不仅爱吃会吃,还特别琢磨吃。王敦煌自然从小耳濡目染,在书中写尽家风,穿插历史故旧,集八卦、菜谱、人文关怀于一身,比时下靠照片晒微博炫朋友圈的所谓“美食达人”高出无数个段位。

这本书不光写吃,还从买菜选料开始解剖分析,比如几月份萝卜适合作汆儿?茄子怎么选?大闸蟹如何挑?羊肚用啥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新闻推荐

食药监总局通报4批次食品不合格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5日发布消息称,食药监总局近期组织抽检水果及其制品、焙烤食品、粮食及粮食制品和薯类及膨化食品等4类食品336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332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吃变得更有文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