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临港经济开发区产业支撑让“失地”农民放了心

来源:临沂日报 2016-04-19 19: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焦雅奇通讯员 张其余 石静

从破旧简陋的平房搬到设施齐备的居民楼,是很多农民的愿望。但上楼后无耕地可种,他们又如何生存呢?为了防止“失地”返贫,临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模式,通过实施整村搬迁发展旅游业、种植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转移到产业发展上,用产业支撑防止返贫。

临港经济开发区坪上镇山底村属于典型的山区村,经济基础薄弱,是“十二五”省重点贫困村。2015年,山底村居民整村搬迁进大山社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居民楼,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在搬迁之前,62岁的村民厉永暖却有些犹豫:“虽然种地一年收入只有一两千元,但没有了地,我这个年纪也没法去打工,以后生活怎么办?”很快,政府的措施就让厉永暖放了心。

为了帮助村民在经济上真正脱贫增收,临港经济开发区利用山区资源优势,以村民自发和上级帮扶相结合,从大山东侧环绕到大山西侧,形成了一个樱桃种植生产链,总面积200多亩,预计年产大樱桃5.5万公斤,增加贫困户收入110万元。“村里对种植户实施奖补政策,树苗由镇上和村里统一订购,免费提供。我就是第一批在村里承包山场的人,去年收入了1万多元。”厉永暖说。

同时,大山社区还积极和落村企业联系,尽量让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到企业上班。村民们挣得多了,收入高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最近,大山社区还瞅准了旅游业强大的市场优势和产业活力,开始向大山要效益。在大山旅游景区先后建起了八角亭、环山路、栈道等景点,形成了大山旅游集群。虽然还在建设中,但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直接带动近百名群众增收致富,实现旅游开发与群众增收共赢发展、共享发展。

在山上担任护林员的村民薄文红告诉记者,游客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人气,也让村民就业有了灵活的选择:“大山开发以后,人多了,特别在我们村周围又带动了一批卖水的、卖糕点的村民,好的时候一天就能收入二三百元。”

“我们打算依托本村的地理位置和大山旅游开发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扶贫政策,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整合行业职能资源,把各项扶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计划搞一块沿街楼,村里再建一个停车场,搞一些‘农家乐\’、小饭店,我们最近又引进了一个加工出口外贸企业,占地60亩,可以吸纳500名劳动力。”大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薄夫松介绍。 

新闻推荐

费城街道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供给侧改革新亮点

费县讯 费县费城街道王家庄村村民王立珍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对自家的6亩大棚蓝莓实行富硒种植,4月份蓝莓开始成熟上市,她家蓝莓早在2月份就已全部定购出去。“今年的富晒...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临港经济开发区产业支撑让“失地”农民放了心)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