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警惕“清水衙门”有赃官□张东锋

来源:绵阳日报 2016-04-29 14:08   https://www.yybnet.net/

前不久,中央巡视组又点名指出有气象部门“清水‘衙门\’水不清”,“气象科技服务、科研资金管理、设备采购等领域特别是防雷服务中廉政风险较高”。这些案例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清水衙门”的印象。

“清水‘衙门\’不清”之所以听起来颠覆“三观”,是因为人们在概念预设上就出现了偏差。所谓“清水”,自然是相对“油水”“肥水”而言。过去,“清水衙门”往往指那些缺少实权、无油水可捞的机构;现在,则往往用来描述经费少、福利少的机关和事业单位。不过,如果局限于这样的理解,可能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经费少、福利少的表面印象遮掩了“公共权力影响公共资源分配”的本质;二是极有可能被静态的认知所误导,缺乏发展的眼光。具体来说,虽然动物园、林业局等未必如发改、城建等部门会牵涉大量对外审批,但其自身依然会涉及到相当比例的工程和项目建设;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或是工作的重视,诸如人防、路灯、环保等,其涉及的业务会大量激增,使得过去“冷清”的单位变得炙手可热,从而产生寻租空间。

正是因为有了对“清水衙门”必定“清闲”“少油水”这样先入为主的概念,才有可能导致在权力监管上出现过于看重 “实权部门”“要害部门”的操作性漏洞。而一旦监管缺失,这些部门的权力不但照样很任性,而且威力惊人: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站克扣1毛8分,站长贪3分;爱卫办主任借着购买灭鼠药之机也可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30余万;还有个20多人“集体沦陷”的车管所,连临时工也贪污30万。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相对于“肥水衙门”,“清水衙门”不过只是在职能和影响力上有所差别,但都有“过水”的机会。再微小的权力,如果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到位,不仅有腐败的可能,还可能出现“小官巨贪”。反腐要坚持“零容忍”,就应该“无死角”“无盲区”,而不是基于认知惯性选择侧重点。反腐滴水不漏,“清水衙门”才不会变浑。

新闻推荐

“四零”举措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赵栋辉本报记者梁明涪城区纪委畅通信访渠道,以查办案件为抓手,通过专项整治、典型案件定期通报、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创新监管模式等方式,打出惩贪治腐“组合拳”,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警惕“清水衙门”有赃官□张东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