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音乐喷泉喷放,数万游客挤爆西湖周边道路。视觉中国供图泰山观“人山”、西湖看“人海”、北京八达岭长城密密麻麻全是人……“五一”小长假,记者在北京、安徽、浙江等地旅游景点采访发现,一些景区节假日多次超出游客最大承载量,一些景区接待游客量虽未超限,但游客反映拥挤不堪。旅游法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为何未能成为保障游客体验的“红线”?
“让人有种想要逃离的冲动。”刚从天柱山风景区归来的旅游达人季涵说,这是一场不像登山、更像是散步的旅途。记者从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区管委会获悉,小长假首日该景区接待游客6.6万人次,而该风景区核定的最大承载量为3.6万人次,“超限”近一倍。
西湖景区在假日期间的单日接待量虽很少达到79.75万人次的最大承载量,但“断桥变人桥”的画面已经成为一种假日“常态”。1日14时,记者在北山路断桥出入口看到,游客早已是摩肩接踵。
旅游法规定,景区应当公布最大承载量、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为何一些景区“超而不限”?天柱山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是因为当初最大承载量核定与目前游客接待量统计的口径不同。“当时最大承载量是仅仅针对主峰计算的。随着越来越多区域开放,当前游客数量统计包括主峰、三祖寺等景点。”安徽省潜山县旅游局负责假日信息统计的丁主任补充说。
记者调查发现,景区“超载”的背后更多是追求最大利益的冲动。有景区负责人透露,在当前旅游景区收入结构单一的情况下,游客接待量越大就意味着越多门票钱。假日出游需求集中爆发,各大景区在追求业绩冲动下缺少严格执行最大承载量的动力,往往是“靠假日挣够一年的钱”。“出于利益追求,由景区自己统计、上报的接待数据真实性会打折扣。”
专家认为,承载量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与生命安全。一方面,在核定最大承载量时综合考虑空间、设施、生态、社会等因素,确保科学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尽快明确权责关系与问责机制,对“超载”景区进行处罚与问责,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保障最大承载量相关政策“不打折扣落实”。
少见因超限受罚案例
记者了解到,旅游法中明确规定,对于未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或者超过最大承载量接待旅游者的景区,由景区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至六个月。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伟强教授直言,由于核定标准不一、违法举证难等实际困难,这一规定很难发挥作用。事实的确如此。虽然西湖、天柱山、九华山等景区也均在假日出现过“超限”,但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很少见因“超限”受罚或摘牌的案例。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北宅喜迎“群樱会”,好吃不贵 崂山北宅樱桃节今开幕,投资9000多万改善环境,万亩樱桃园“甜蜜”迎客
5月6日,一名游客正在园区采摘品尝樱桃。崂山交警供图。又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记者从北宅街道办事处获悉,今年的崂山北宅樱桃节将于5月7日拉开帷幕。北宅街道33个社区的崂山小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