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照片冲洗的不会失真吧!”我国著名牡丹研究专家王莲英看到孙生顺寄去的大红色牡丹的照片时,不无怀疑。这一怀疑,直到三年之后王莲英和几位牡丹研究专家来孙生顺家实地参观考察后才消释。
2015年10月13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公告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并颁发授权证书的86项植物新品种中,孙生顺培育的寿星、冠艳群芳、粉银辉、拱红等4个牡丹新品种名列其中,拥有了自主产权。
“培育一个新品种,最短要八年的时间,之后还要两三年的时间看它的稳定性。”近十年的时间,在孙生顺口中静静流淌着。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十年,他默默耕耘,静静等待,看枝头开遍惊喜或失落。
花事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如果用这句话形容牡丹和孙生顺的关系,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孙生顺把园中的每一株牡丹当作宝贝,视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一年三百六十日,时时刻刻牵挂着它们。他的喜怒哀乐,总是与这些牡丹的生长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牡丹发芽一直到花期结束,每天不厌其烦地观察。若有新的发现更是欣喜若狂。为了研究、培育牡丹,学习、考察和购买牡丹优良品种是家常便饭。但是,作为一个农民,钱从哪里来呢?自己的花光了,就向别人借。借钱,也是家常便饭。
在当地,孙生顺爱惜牡丹的故事也慢慢流传开来。2015年,来自洛阳、菏泽两个牡丹研究所的负责人和山东的几个牡丹种植大户也赶来参观。其中一位种植户指着六七个新品种,给出一株十多万元的“天价”。但孙生顺只是一笑置之;一家外地公司出12万元购买他园中的百年“牡丹王”,他婉言拒绝。
不是孙生顺不爱钱,而是从一个农民到育花专家,从土生土长的紫斑牡丹到填补国内牡丹的空白,他付出了太多,每一株牡丹都凝结着他数十年的心血,“舍不得啊!”
数十年来,孙生顺坚持订阅《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盆景》等报刊,购买了很多花卉育种方面的专著和科技书籍来学习。此外,他多次赴北京、山东、上海等地自费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研讨班,自费参加国内规格较高的研究会,听取国内外专家讲课,进行学习交流。多次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河北灵寿等全国较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实地考察和观摩……
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验,他才培育出了一批以花期长、花径大、花株髙、花量大为明显优点的紫斑牡丹“新、特、奇”品种,受到花界注目和省内外牡丹研究专家的一致好评。
“搞牡丹远缘杂交培育新品种,就是要赶上甚至超过国外水平,让拥有自主产权的紫斑牡丹新品种走出西北、走出国门。”孙生顺壮心不已。
临洮紫斑牡丹珍贵品种醉杨妃,是顺生顺花园中树龄最长的一株牡丹。
新闻推荐
楼市去库存初见成效。数据显示,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27亿平方米,已连续两个月减少。值得警惕的是,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靠“加杠杆”无异饮鸩止渴。此番楼市回暖主要是一线城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