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泾县首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公开开庭审理

来源:皖南晨刊 2016-05-19 11:18   https://www.yybnet.net/

泾县讯(乔文君 冯晶蕊)近日,泾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夏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并全程实行同步录音录像。这是近年来,该院受理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第一案。庭审现场共有10余名社会人士到庭参加旁听,庭审历时2小时,全程严谨有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夏某系安徽泾县某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安徽泾县某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夏某所有或实际控制的这两家公司并无吸收公众存款的相关资质。2009年左右,被告人夏某开始以个人名义从事民间贷款业务,即先行高息吸收存款,再高息借款给他人,从中赚取巨额利润。2011-2012年间,被告人夏某实施了22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吸收公众存款金额达1056.95万元,其中债权人提起民事诉讼部分涉及金额为123.3万元,尚未提起民事诉讼部分涉及金额933.65万元。夏某将上述借款主要用于支付高额利息、放贷于他人、个人消费等,但因投资失败,借出的本金和利息无法按时收回,导致资金链断裂。2012年夏某因无法偿还本息而逃离泾县,2015年9月22日在江苏省南京市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并在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庭审中,被告人自愿认罪。

关于本案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定性控辩双方达成一致,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扣除被告人已经归还部分款项的事实,其中存在着将利息纳入本金重新出具借条,也存在归还借款没有及时抽回借条的情况,故本案的金额应以汇款凭据上的数额为准,而非以收条为准。同时,辩护人认为起初被告人的借款对象是其亲友,当时其并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主观故意,虽无法查明被告人主观变化,但其行为从单纯民间借贷行为发展为犯罪行为必然有一个变化过程,希望法庭在量刑时对该事实予以考虑。此外,对部分债权人已经提起的民事诉讼,该部分事实原则上不应再作为犯罪处理,所涉及的金额应予以扣除。

合议庭将于庭后合议后定期作出判决。

新闻推荐

“好焊工”文娟

9年前,重庆80后姑娘文娟“阴差阳错”地当上了一名又苦又累的女焊工,在这个男性具有绝对优势的领域里,开始了她的焊工生涯。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她从不自怨自艾,积极...

相关新闻:
“好丈夫”尹文芽2016-05-26 23:30
猜你喜欢:
床头放一物很养人2016-05-23 11:17
评论:(泾县首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公开开庭审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