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异地养老”感受几何听听京籍老人怎么说

来源:鑫报 2016-06-22 23:54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石家庄6月21日电走进位于河北三河市燕郊镇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80岁的杨甲明正在主席台上手拿麦克风,组织他的老伙伴们学习歌曲《共和国之恋》。这位来自北京的老人住在这里已有两年。

这家养护中心自2011年对外开放,目前已有超过1000名老人入住。其中,95%来自北京,平均年龄82.5岁,自理型老人占65%-70%,其余为护理型老人。

“孩子们都在国外,我们年龄大了,感觉对家务力不从心。现在虽然已经出省了,但这里距离北京市区很近,另外费用相比北京要略低一些。”杨甲明说。

与他来河北养老理由相似的还有83岁老人汪裕尧。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特别忙碌。

“我和老伴之前在北京香山一家养老院住,感觉这里的空气和水不如香山,但规模大,环境很美。另外医养结合的模式很好,老年人年龄大了,动不动就要看病。”汪裕尧说。

养护中心营销总监李东辉告诉记者,这里2011年开始接收老人,当年只有40-50人入住。但随着近些年老人们对异地养老开始慢慢接受,养护中心的接收对象逐年增加。当然,异地养老也有烦恼。86岁的严永清原来在北京市的一所中学工作。每次老人在燕郊看病就医后,都要回到学校找会计报销,会计再拿着手续到海淀区医保单位报销。届时会把老人的医保卡压在那里半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她不能看病。

“另外,希望这里的医疗水平能再提高一些,这样我们会更放心。”严永清说。

李东辉告诉记者,他平时和老人们聊天时,会不时地听他们倾诉苦恼:比如异地取款有手续费、原单位订报纸没法及时领取、是否有更方便的交通方式让老人们回家看看等等。

今年6月初,京津冀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年—2020年)》,将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形成“一省两市”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让京津冀三地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

这一消息对养护中心的京籍老人们是个大新闻。记者在养护中心随机采访了近20位老人,大家都对有望今年9月实现的“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充满了期待。

新闻推荐

江苏卫视《一站到底》

开启体育专场 今晚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特别推出体育专场,曾经斩获奥运金牌的体育健儿们再次王者重逢,在《一站到底》答题舞台上展现真正体育精神。“四季的更迭构成一...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异地养老”感受几何听听京籍老人怎么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