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和宋朝比民富、民乐。早在真宗朝宰相王旦就指出:“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吴箕在《常谈》中写到:“《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富者,固曰甚盛,然求之近代,似不足道。樊嘉以五千万为天下高赀。五千万钱在今日言之,才五万贯尔。中人之家,钱以五万缗计之者多甚,何足传之于史?”汉代能入史册的巨富所达到的财富,在宋代还不如众多平常中产之家所拥有的财富。他们找到了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一个社会为什么很茫然,很慌乱,很彷徨?因为大家看到的都是贪婪的东西;当下的我们,科技先进,产业发达,人们奔波于机场和高铁之间,忙忙碌碌,甚至是灰头土脸。我们比宋朝更知道什么是美?更知道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吗?
宋·佚名《槐荫消夏图》
《槐荫消夏图》描绘一位文人躺在藤编的凉床上,半敞衣襟,双脚架高,闭着眼睛仿佛在倾听鸟的叫声,悠然自得。
宋·佚名《莲舟仙渡图》
生活本来就可以走得很慢、很悠闲。如果你不沉迷于追逐权利与财富,生活就可以很简单,很单纯,也可以很丰富。
宋·佚名《春游晚归图》
宋朝文人即使在朝为官,也并不全是整日追逐财富与名利。心中依然向往自然,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宋·苏轼《潇湘竹石图》
苏东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就是因为他能上能下,并且始终与老百姓很近。他被贬到海南岛,可以和岛上的原居民一起过很简单的生活。
宋·马远《西园雅集图》
宋朝的文人非常多,他们为什么在面对权力和财富时,可以不贪婪?因为他们心里有山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他们很自信,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中有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
宋·钱选《卢仝烹茶图》
在当今整个社会的世俗趋向当中,讲述宋代文人这样的一种生活品位,可能会有人不耐烦,也可能有人会觉得你是不是太曲高合寡,但是我希望我的知己是宋朝的文人。
宋·佚名《竹林拨阮图》
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的作者已经无从知晓,这幅画是反映宋代文人生活中美学品味的最好范例。画中屏风挂着的是主人自己的自画像。
宋·刘松年《斗荼图》
宋朝是中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知识分子典范。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自己有一种智慧去体验生命的快乐,并且能与别人分享这种快乐。
新闻推荐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此消彼长,依存互根。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推动其变化发展的基础性逻辑有着最深刻的描述。世间万物皆有“双面”,本草这样独具性灵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