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珍惜的几本书,竟然不见了。
可以这么说,我人生的转折点,就因为这几本书。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落榜了。在我们大队(后来改为村)当民办教师的一位姐姐考上了,后来离开了学校。大队副支书见我为人老实,刻苦好学,便问我愿不愿意当民办教师。我欣然同意。我决意一边教书一边复习,破釜沉舟,再参加1978年的高考。我用当民办教师得来的钱到城里的新华书店买了几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一年之内,我挑灯夜战,学完了这几套书。靠着这几套书,我的文化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很多。第二年参加高考,我终于榜上有名。参加工作时,为了防止这几套书遗失,我便用报纸把书包好,藏在老家的一个纸箱里。十多年后,我的工作单位稳定了,我忽然觉得那几套书放在老家不安全,决定要把书拿到家里存放,以便日后留给后辈们参考。
我回到老家,打开箱子一看,发现那几套书竟然不见了。
“我的书怎么不见了?”我焦急地问妈妈。
“送阿伦了。”从没读过书的妈妈轻松地说。
阿伦?我记起来了。他就是住在离我们家不远的一个年仅13岁的小男孩。小男孩的父亲双目失明,每天拄着拐杖摸爬着到山地里种些玉米等庄稼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的母亲有痴呆症,脸上青黄浮肿,她说话一般人听不懂,也不会做事。他们没有家,以前住在由生产队安排的我们家旁边的生产队的谷仓里。农村改革后,生产队没有了,谷仓也破烂不堪,没有人来修缮,实在不能再住下去,他们就搬到现在的住所来,用木棍和茅草搭盖成一间约10平方米的简陋的房子。虽然家境贫困。但是阿伦长得健康聪明,孝顺懂事,勤劳好学。现在他已经读初中了。
“他读书了。我送他这几本书,让他多学点科学知识,以后眼睛明亮一些,做事利索一些,不再这么贫穷。你做老师,可要让孩子们多学点知识啊!”妈妈解释说。
听到妈妈这么说,我脑里又浮现出平时回家与妈妈吃饭的情形——
平时我从外面回家时,妈妈总是煮很好的饭菜给我吃。妈妈看我吃完饭后,总是用菜叶把饭前留出来的鸡肉、猪肉、青菜包好,然后对我说:“我送点菜给阿伦去。”然后就出去了。平时妈妈经常给阿伦一家送米面蔬菜。
看得出来,虽然阿伦一家与我们非亲非故,但妈妈喜欢阿伦,同情他们一家的困难。她希望阿伦有知识,以后能脱贫致富。我理解妈妈的这个做法,也支持她的愿望。所以,我不再追回那几套书。
几年以后,我再回老家,看到阿伦已经长成一个高大硬实的小伙子。他已经在原来的生产队谷仓前面的晒谷场上起了一栋约40平方米的楼房。
看到这栋楼房,我欣然地笑了。
新闻推荐
据上海铁路局7月7日消息,当日凌晨南京南动车所附近一处挡墙发生坍塌(如左图),导致宁安高铁大部分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