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众
通讯员 李广涛 高振会
2016年上半年,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城八区”发展战略,以大投入推进城市建设大发展,高质量建设了一批体现城市特色、提升高新区形象的重点工程,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强化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投资3400万元新建了占地总面积11.4公顷的体育休闲长廊。该项目根据活动区域功能划分为康体休闲活动区、健身体育活动区、竞技体育活动区,三个区域以彩虹跑道串联,并采用运动与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地利用地形、水系、植被使景观达到多样性的效果,满足周边多层次人群需求。
体育休闲长廊项目是高新区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上半年,高新区在市政建设多个方面投入重金,精心打造了一批重点工程,这些不但将发挥重要的服务功能,更彰显了城市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
道路工程方面,高新区今年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实施化武路、双桥路、宝山路、俄黄路南段等共8条道路新建改造,新建道路3公里,改造道路5.4公里,新增道路面积8万余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新建湖北路苑庄桥、双月湖路老龙沟桥,彻底解决危旧桥梁隐患。绿化工程方面,投资约600万元实施金山路北延线景观工程、罗六路景观工程及后崔庄沿街绿化提升改造工程。管道工程方面,投资148万元实施了龙湖东路污水管道工程,敷设污水管线1.2公里,建成后将彻底解决龙湖公园周边企事业单位生活污水排放;疏通南涑河贾庄处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工程方面,投资约8000万元,采用PPP模式运作原址扩建污水处理厂,由原污水处理3万吨/日提高到6万吨/日。
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市容环境质量
大力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工作。按照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高新区围绕各项检查、观摩会、创建文明城复审等全力以赴搞好整治工作,对辖区内所有主次干道两侧及小区门口、广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占道、店外经营、私搭乱建等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多次联合执法对湖北路中段的占道经营、三八集市、后崔庄马路市场进行清理,累计查处店外经营、流动摊点1000多处(次)、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夜间施工、噪音扰民40余起,迎接省、市、区级各类检查、观摩会、创城等活动20余次。
加大城区空气污染治理力度。一方面积极开展餐饮业油烟治理活动。制定了《高新区餐饮油烟治理工作方案》,建立餐饮台账,对没有安装符合规定的油烟净化设备和专用烟气排放管道的,依法下达整改通知,并协助其整改。截至目前,建成区共有餐饮企业45家,除3家停业外,其余已全部安装油烟净化器;17家烧烤已全部实现入室经营,并配备安装无烟炉具与油烟净化器设备。另一方面,加强道路扬尘整治力度。制定了《高新区道路扬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对辖区8条主要路段进行冲洗洒水作业,每天不少于4次,确保路面保洁达标。
强力推进惠民工程构筑城乡环境新面貌
深入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当作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一方面按照每100户配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700余名,按每10000人配一辆垃圾车共配环卫车辆12辆,按每15户一个垃圾桶的标准配齐3000余个。另一方面加大巡查考核力度。全区68个村(居)进行了5次月度考核,并对全区68个村(居)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全覆盖、无缝隙清扫,共清扫道路25条,擦洗沿街垃圾桶约900个,清理垃圾约400吨,切实将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实现公共自行车系统全覆盖
高新区率先在全市建成了公共自行车系统,成立了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配置专门调运车辆和工作人员,并设立1处便民售卡点,系统运行由专业公司负责,实行专业化、智能化管理,对各站点运行实行全面监控。截至目前,公共自行车办卡量累计1751张,每天平均骑行约500人次。
另外,高新区投资约1000万元,在兴隆路北段(五金机电城南侧)建设了占地面积约41亩的兴隆路农贸市场,彻底解决了流动摊贩“打游击”、居民买菜难的问题。
新闻推荐
数万尾鱼一夜间死亡,谁干的? 开业不到俩月钓鱼场遭无妄之灾,目击者称有人往水里扔可疑物
大量的鱼死亡,水面上白花花一片。本报5月29日讯(记者徐新东)“我们连办结婚仪式的钱都投进去了,可谁想到会这样……”望着水面上白花花的死鱼,来自湖北的张媛媛泪流满面。据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