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7月27日电 “头伏饺子二伏面。”27日,在逐渐加重的闷热中,迎来三伏天里的“中伏”。今年是“双中伏”,伏天一共40天。保健专家提示说,此时节,公众防暑、避暑可多吃苦味食物。
据了解,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有时10天,有时20天。就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8月26日“出伏”。其中,中伏为20天。
中央气象台预计,27日白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有35-39℃的高温天气。其中,浙江中北部、安徽东部、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和西部、湖北南部和西部、湖南东部和西北部、重庆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双中伏”是否意味着一定要热20天?
天文和气象专家表示,中伏只是一个日期排列的问题,绝不代表“双中伏”就一定炎热20天。从气象学上讲,高温日数多少跟伏天时间长短没有必然的关联性,而是由大气环流背景,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和控制的时间等因素决定的。
进入“中伏”后,桑拿天居多,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容易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表现为没有精神和食欲不振。碰到这种情况,应该多走出户外,多和人交往,多听舒缓的音乐。另外,在饮食调理上,要主动多吃苦味食物。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上海7月28日电 根据《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草案)》,上海拟扩大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范围,特别是旅馆、餐饮、娱乐场所、室内工作场所、机场等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