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高灯明堂,再次展读汤波先生之《信访理论与实践》。
因为常年从事信访工作,汤波先生对当下信访问题的成因、焦点以及如何解决之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其中,既有对信访理论的分析认识,也有在实践中生成的真知灼见,还有如何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和工作的建议,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可以说,这本书是信访之“访”,是作者立足实践,是对信访制度和工作进行的一次全面而有益的探访。
其实初见此书,单看书名就觉太过专业,便猜想内容也很可能有些枯燥。于是,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草草翻阅,却发现多年来自己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太过片面,甚多误解。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信访问题层出不穷,而信访工作所面对的问题和局面也越来越复杂。那么,如何正确看待信访?如何在千头万绪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式从容不迫地化解矛盾?如何及时对信访事件作出舆情研判?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汤波先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一一讲述,直言不讳,坦诚有力。
在谈及集体上访的原因时,他掷地有声地指出,“有些干部确实存在违法违纪以及违法施政行为,这是引发群众上访的一个主要原因。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先排查干部自身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没有‘欠账\’,欠的是什么……”
在探讨越级上访的成因时,他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症结所在——“少数领导和信访干部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没有深刻领会政策精神,不能循循善诱地向群众摆事实、讲道理,让其心服口服,而是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训斥群众,导致群众心生不满而越级上访……”
在谈及信访接访的相关问题时,他饱含感情地说,“上访群众之所以要上访,是出于他们对党和政府有充分的依赖……”纵观此书,有理论,有实践,有深度,也有温度。虽只薄薄一册,却能时时令人陷入沉思。相信,本书的论述不仅能为广大信访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当下的信访工作,从而用正确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合理诉求。陈德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马丽亚)7月27日,州纪委监察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二次专题研讨会。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魏建宝主持会议并讲话。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