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有一种花叫油菜花,她不生在花圃,也不长在洋房,一望无际的原野,到处都是她的家……
是的,油菜花的确是一种极普通、极寻常的花,她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荷花高贵清雅,没有菊花的多姿多彩,也没有梅花的冰清玉洁……她在那里生根,就在那里发芽,虽然很少有人关注她、描绘他、赞美她,但我还是十分喜欢她。
平凡,普通,不起眼,司空见惯,自然就没有了深谷幽兰和冰山雪莲那样的珍贵,也就不可能被移到温室或者变成盆景供人们在家中玩赏。可是,当一株株的油菜花竞相怒放,开成一片片金色的海洋时,人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集体的力量。
香若风,艳如海,和春住,送春归。
在最初的记忆里,油菜花总是与童年的小山村和儿时小伙伴们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挖野菜,还是捉蝴蝶,总是有那么一群和油菜花差不多一般高的小朋友,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穿梭在碧绿的麦浪与金色花海之间,歌声不断,笑声不断,直到日落西山,直到夕阳染红整个天边……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泥土的芬芳和油菜花的香味,弥漫于整个田野,牧归的羊群也被染成了绯色,像是一片片追月的彩云,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吹响了自己拧出来的柳笛,一路上的呜呜欢鸣,还有一脸满足的微笑,顷刻间,让人入迷、让人沉醉、让人忘记了什么是烦恼、什么是疲惫……
毫无疑问,油菜花开的季节,便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一定要和家人朋友一起,走出街巷,走向田野,感受最美的心情和风景……
油菜花属十字花科,它有坚韧的根茎,茂密的叶,朴实个性,简直就像栽种它们的农民们一样的淳朴与粗犷。四片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心,买一朵花瓣十分精致,花与叶都有细细的纹路,那是任何技艺超群的雕刻家也无法雕琢的。许多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悄悄话……
我原以为,童年的山村,儿时的伙伴,还有故乡的油菜花,便是人间最美的仙境。谁知2009年,人民网旅游频道主办了“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评选活动,评选出了陕西汉中、江苏兴化、湖北荆门、云南罗平、重庆潼南、青海门源、浙江瑞安、上海奉贤、江西婺源、南京高淳等最美十大油菜花海,非但自己家乡,就连一些旅游胜地,也是榜上无名。还有,除了青海,其他九个地方居然还从未涉足过。
记得那年去青海,正好赶上非典,母亲、哥哥、二姐和我本来是去青海写生的,但一路上总有许多关卡检查,许多乡村道路也被堵上,只有那铺天盖地的油菜花,在蓝天白云下尽情绽放,那是一种怎样的兴奋与慰藉啊,没有任何词汇能够表达。
我知道,母亲也是非常喜欢油菜花的。或许我们的喜欢,也都是因为遗传。
在青藏高原的阳光下,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油菜花是豪放的。每当一阵清风吹过,就会涌起一股又一股金色的波浪,油菜花的清新、自由、沁人心脾与青藏高原的深沉、伟岸、庄严肃穆,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我放佛又成了一个追逐梦想的少年,狂热地向无尽的原野奔去,奔去……
我似乎回到了我的中学时代,不,确切的说应该是高考岁月。一个班四五十个人,下午放学后几乎全部都来到校园四周的麦田与油菜花地之间,有的一人独立,有的来回走动,有的三五成群,默读的默读,背书的背书,讨论的讨论,也有个别心不在焉的,痴痴地望着天上的白云发呆,就连蜜蜂钻进自己的脖子也毫无察觉……
那时候,虽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考什么学校,报什么专业,去什么地方,每个人踌躇满志,各抒己见,指点江山,有时候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更多的时候,都是在描绘理想蓝图,想着怎么过关斩将……
二十多年过去了,许多记忆已经变得模糊,可有两个准备弃考的同学,我依然记忆犹新。
一位男同学立志要靠技术成材,他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后来得知,他先考了技术培训学校,后来又多次进修,平常一有功夫就苦练本领,终于成为自己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还有一位女同学平常也非常用功,可是成绩总不大长进,她对大家说,自己想到首都去当一名保姆。那时候保姆地位很低,工资也很少,同学们都反对,可是她去意已决,没有人能够劝动她。再后来,谁也没有见过她,也许她的人生,也非常完美;但在我的心中,却又N种猜想。或许,她正如者者寻常的油菜花,成为万千油菜花中正在怒放的一朵……
在故乡童年的记忆里,油菜的嫩叶可以做菜吃、油菜籽可以榨油、油渣可以做有机肥料、油菜杆儿可以当柴烧,可以说油菜全身都是宝。所以家里早先吃的食用油,当然是油菜油居多。还有,母亲每次从油缸里舀油时,总给我们讲卖油翁的故事,所以至今我们兄弟姐妹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以及精益求精的事业精神。哈哈,这恐怕是油菜对我们最大的贡献吧!
当然,母亲当初讲故事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故事,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正能量。
今年初春,母亲与我谈及杜甫,居然能够对《石壕吏》倒背如流,分毫不差,我心中十分惊喜。后来她对我说,既然你写的《洋芋赋》很受欢迎,那就也为油菜写一篇赋吧。想到母亲已年逾七旬,又特意命题与我,自我记事以来,尚属首次。况且我近十余年作赋六十余篇,居然没有想到为油菜作赋,深感惭愧,决心全力以赋之!
为了写好油菜赋,五一期间,我和哥哥相约汉中去看油菜花,可是花期已过,只看到了油菜花的背影!而此后打算去山丹看油菜花,也因工作太忙未能成行,从一月到八月,我的二零一六油菜花之旅,终于化为泡影。
好在我通过互联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油菜花图片,让我总算写出了《油菜赋》,微言薄文,聊表寸心,以慰慈母,以飨读者,以彰油菜,以勉众生,不期贻笑大方耳。
今天,《油菜赋》虽以杀青,但我对那一片金色海洋的神往,依然在继续……
2016年8月
●汪少潭
新闻推荐
按照国家“马铃薯主粮化”要求,2015/2016年度,广西共种植马铃薯100万亩,产量130万吨,相当于增加粮食60万吨,助农增收30亿元。目前广西已成为全国最大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马铃薯主粮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