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客、甩团、强制购物……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导游已等同于“导购”。
导游行业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导游之痛”怎么破?24日,国家旅游局召开全国导游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同时启动,各大旅游企业纷纷试水“网约导游”。
能当好导游,谁愿当“导购”?
不合理低价甚至“零负团费”就像一个毒瘤,一直困扰着旅游业。由此带来的强迫游客购物或者安排另付费项目,极大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让游客深恶痛绝。一位因要求游客购物和增加自费景点被吊销执照的导游说:“我们也希望游客开心。能好好当导游,谁愿意当‘导购\’?”
出境游也是如此。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旅行社在导游接团出行前,都要求导游缴纳“人头费”,“不交这笔钱就领不到活儿,能不能挣回来,能赚多少,全靠导游的‘本事\’了。”有导游忍不住吐槽。
导游自由执业试点怎么改?
“随着散客自由行的发展,再把导游和旅行社捆绑在一起,无论是执业范围还是执业通道,都是不畅通的。”携程旅行网客服总监钱军说。
试点导游自由执业,如何保障游客的权益?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游客今后可以根据游览线路、自身喜好等通过网络平台预约导游。其次,游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导游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等进行点评。游客的评价将是导游今后业务量多少和服务费高低的重要参考内容。
此外,今后如果自由执业的导游违反有关规定,经游客举报核实,将按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相关条款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导游证。
“网约导游”行不行,市场说了算
有网友表示,让导游和游客进行双向选择,有利于信息对称,从而促使市场定价趋于合理。导游不受旅行社盈利目标制约,可以靠自己的真本领吃饭,不仅能遏制导游变“导购”,也有助于让导游价值回归到服务本身。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韩玉灵说,目前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如何避免网约导游带来的新问题,理顺导游、游客、平台、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之间的责任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题为《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年贺词。全文如下:2012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