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肖继豪
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因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间接性和长期性,政府关注不够,设施建设滞后。
2、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健全。
3、投资欠账多。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一直达不到合理水平。
4、缺少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由于缺少整体规划,个别城市出现路段重复翻修,造成资源浪费。
二、造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府角色混乱。在我国基础设施产业中,政府扮演着三重角色:一般社会管理者、市场管理者和生产者,多重角色导致管理混乱。
2、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管理机构设置过于狭窄,缺少综合性与全局性。
3、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严重缺乏。
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对策
1、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坚持政府主导,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监督科学的市场改革原则,明确政府为社会提供公用产品和服务,但不直接生产公用产品和服务。
2、拓宽投资渠道,吸收社会资本。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巨大,单凭政府投资远远不够。借鉴国内外城市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主体的作用,同时吸收外商、企业等社会投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水平。政府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质量标准,保证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在投入资金的协调管理上,要始终坚持资金运用服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的原则,同时坚持资金管理和业务管理相统一,避免出现规划与管理脱节,使资金分散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部门;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用数字化管理城市,整合城市公用事业各方面资源,形成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维护,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完善考核制度,严格奖惩,增强管理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