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培军
“网格员”转型“销售员”
“这些演出服是北京的客户订购的,这些头花是广州一家客户预订的……”8月15日上午,在曹县县城一家演出服生产加工车间,张红梅正在带领近百名工人加工演出服,“网上订单接连不断,生产线昼夜不停,赶得非常紧。”
从处理网上客户诉求,到仓库包装出货,所有环节张红梅都严格把关。“想不到借助互联网快车,我们这些家庭妇女也成了‘电商达人\’。”
42岁的张红梅,家住曹县曹城办事处西街社区。初中毕业后,她进入曹县一家技校学习。结婚生子后,开朗外向的她成为所在社区的一名“网格员”。
“作为网格员,我主要为辖区内居民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张红梅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演出服制作,平时喜欢裁剪的张红梅立时“来电”。“由于那些演出服多是一次性的,生产程序非常简单,加工起来也很快。”张红梅说,“人家能干我也能干。”说干就干,她马上联合一名表妹开始从事演出服的生产加工。演出服很快生产出来,但销路又成了问题。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她不知道跑了多少路,看了多少人的白眼,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她还泪眼盈盈。
从“一指禅”到电商高手
销路逐渐打开,生产又跟不上了,张红梅意识到仅仅靠自己和表妹两人是不能把事业做大的。她便利用做“网格员”的优势,联合社区内广大的留守妇女一起生产加工。人员增加,各项成本也不断增加,严酷的市场环境逼迫张红梅去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走进了她的生活。“当时我仅仅在技校里学过几天‘一指禅\’打字,结婚生子后早忘光了。”张红梅回忆说,“什么‘淘宝\’、电商、买头卖头,我是一窍不通,更别提‘互联网+’这种新鲜词汇了。”头脑活络、勇于吃苦的张红梅一旦认识到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和电商的发展前景,便努力学习起来。掌握一定的电脑操作技能后,她又开始向网络销售“进军”。
跟记者聊起开店的经历,张红梅自嘲说“囧事不少”。“一开始打字太慢,有的顾客受不了,发过来一句话 ‘我去睡觉了,等醒了再和你聊吧\’,把我给气的!”张红梅骨子里就是个不服输的人,经过几年的工夫,她在电商领域成了高手,说起其中诀窍滔滔不绝。
一根网线带富千万家
一根网线、一部电话,张红梅仅用了几分钟,就顺利地敲定了一笔来自河北石家庄的订单。销售员在线上畅销,线下的张红梅也没闲着,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张红梅相继接到来自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购买商的电话。“下一步,我想把产品知名度提高,通过电商平台把菏泽更多的产品销售出去,让我们周边的老百姓都能脱贫致富。”张红梅说。除了销售演出服,张红梅说她已经瞄准了曹县的木草柳工艺品。“国内市场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想做跨境电商这一块,我们要开辟新的领域,把曹县的木草柳工艺品卖到全世界。”张红梅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打拼,张红梅所在企业现在拥有技工200多人,固定客户达到400多个,今年“五一”当天的订单额达到了1亿元。
“我一人致富不算富,要带动父老乡亲和自己一样享受‘互联网+’的红利。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才是我创业的最终目标。”张红梅说。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张红梅通过“互联网+”带动广大家庭妇女发家致富。从2015年至今,张红梅带领曹县城区和农村家庭妇女共计700多人进行电子商务培训。
一根网线带富千万家,张红梅的经历是菏泽电商发展的缩影。据了解,目前全市电商企业已达2.5万家,个人网店13万个,从业人员达22万多人。菏泽在经济发展中,搭建电商产业发展服务体系,通过电商带物流,线上带线下,构建经济新生态,接续发展新动能,为实现欠发达地区弯道超车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