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君
据新华社报道,一封录取通知书,是这个暑假学子们的期盼;可如果收到的是“未录取通知书”,那是怎样一种体会?会不会觉得是一个恶作剧?今年,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广东和浙江综合评价测试、又未被录取的考生们,就收到学校一封“未录取通知书”:内有校长一封信和一本印着港中大(深圳)logo的紫色笔记本。
在这封“未录取通知书”中,校长首先对参加评测的同学表示感谢和未能录取的遗憾,希望在人生的未来有缘重逢。校长还鼓励学子们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祝福他们前途似锦。数百字里,洋溢着温情、鼓励,读来令人倍感温暖。一座大学的人文情怀,在这别具一格的信里格外动人。
借助“未录取通知书”,我们不免要反思:何为大学的人文关怀?总结以下几点:尊重自由探索精神、尊重并努力培养独特个性、关爱大学共同体里的每个个体,并且将这种精神贯穿到教学、服务、行政工作中去。“未录取通知书”,就尽显了大学对每个学生的关心爱护——对未能顺利入学的学子都能如此细腻体贴,对自己的学生还会差吗?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新闻推荐
滕州宏业办公与北京领先未来成功合作 我市办公物资采购服务迈向高端化专业化
领先未来山东省县份战略合作启动大会现场8月21日,领先未来山东省县份战略合作启动大会在滕举行,领先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西及来自全省各地的合作伙伴参加了本次大会。据了解,领先未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