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与季羡林同考 你能考几分?

来源:皖南晨刊 2016-08-03 23:02   https://www.yybnet.net/

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考试方式从西方舶来,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高考制度与今天已经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了。季羡林在《此情可待成追忆》一书里回忆,“1930年夏天,我们高中一级的学生毕了业。几十个举子联合进京赶考。当时北平的大学五花八门,国立、私立、教会立,纷然杂陈。水平极端参差不齐,吸引力也就大不相同。其中最受尊重的,同今天完全一样,是北大与清华,两个国立大学。”

当年的考卷安在?么其璋、么其琮兄妹编辑的《民国老试卷》(新星出版社)收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各大学各学科入学试卷三百余套,涵盖大学逾五十所,如今众多如雷贯耳的名人都曾在此时参加大学招生考试,钱钟书、资中筠、季羡林、金庸、陈省身、杨振宁、叶嘉莹、钱学森都曾忆及当年考试对其人生的影响。

具体到考试内容呢?《民国老试卷》可管中窥豹。以语文(当时叫“国文”)试卷为例。1933年国立北平大学,就两道题:标点并翻译一篇百余字的古文,写作一篇议论文。同年国立中山大学更“狠”,只考一篇作文,而且作文要求直指当时政局:“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宋子文在欧美大借款,试述其事实而评论之。”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语文试卷题量略有增加,亦仅仅是“略有”而已,并且基本都是作文与古文知识两部分考试内容。这说明了语文考试尚未摆脱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模式。在此同时,西方科学、教育思想对高考亦有一定影响。例如1941年,天津工商学院的作文题目,“科学之贡献与危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振兴中华、救亡图强是时代主题,这点从高考作文题目也能看出来。1942年,国立武汉、四川、东北大学,“政府在抗战期间对于诸生不征之使从军而招之使求学,其意义安在?试申述之”。

当时高考没有统一的考试科目,一般考语、数和外。其他如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科目依据高校不同院系而定,与今天文综、理综基本一致。而鉴于当时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实际情况,除了一些著名大学外,很多高校降格招考。但正如该书序言所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近代高校招考的重要变革阶段,它既留下了高校单独招考的丰富实践,也就统一招生考试进行了初步探索……对今天的全国高考综合改革都不无借鉴作用。” (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稳中求进 迎难而上

2012年,注定是宣城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进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这一年,对宣城来说,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好军嫂”梅竹2016-08-03 23:01
警惕诈骗短信2016-08-09 23:00
评论:(与季羡林同考 你能考几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