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文佳
中秋佳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各大超市、蛋糕店的中秋味已非常浓郁,月饼品牌琳琅满目,市民购买月饼的热潮也高涨起来。今年是月饼新国标实施后的首个中秋节,在此背景下,市场上销售的月饼会有哪些不同?月饼新规对消费者有影响吗?近日,记者对我区的月饼市场进行了走访。
“五仁月饼”有明确概念
去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版GB/T19855-2015《月饼》新规正式实施,细化了月饼的命名标准:如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等5种主要原料加工的月饼,才可称为“五仁月饼”。这就意味着,以其他果仁为主要原料的“果仁类”月饼,不能自称“五仁”了。
新规中,对莲蓉、水果等月饼馅料成分也有明确规定:莲蓉月饼的莲蓉类馅料中莲子的含量应该不低于60%;莲子含量为100%才能称为纯莲蓉;栗蓉类月饼的馅料中板栗含量不能低于60%;水果类月饼的馅料中水果及其制品的用量应不低于25%;馅料中添加了火腿、叉烧、香肠等肉制品,含量不得低于5%,否则不能称之为肉馅月饼。
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新规最大的意义就是对月饼原材料和含量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生产必须真材实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正名“伍仁月饼”
记者走访各大超市看到,各种散装月饼、礼盒月饼都被摆放在店内的显著位置。豆沙月饼、枣泥月饼、蛋黄莲蓉……月饼口味十分丰富。五仁月饼这几年一直被吐槽。新版国标明确指出,“五仁月饼”是指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等5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
记者翻看不同品牌月饼的包装盒,发现符合月饼新规配料要求的五仁月饼“踪迹难觅”,大多品牌在新规的影响下,对月饼名称进行了调整,“五仁月饼”更名为“伍仁月饼”,其配料栏里标注的基本是瓜子仁、花生仁、芝麻仁、核桃仁、杏仁等,没有新规中提到的“橄榄仁”,不过馅料总数倒是超过了五种。
老字号双合成的五仁月饼,其配料为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和麻仁,也没有新规中的“橄榄仁”。
多数市民未关注新规
月饼新规中的馅料种类、比例,在网上引发了“正宗五仁月饼”大战,有网友表示“没有橄榄仁,就不符合新国标五仁月饼”,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影响市民选择,很少有市民关注新规并按标准选购月饼。
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超市看到,不少市民在月饼专区驻足挑选。记者与多位市民聊到新规与购买心得时发现,大多数市民并没有关注月饼的新规,有的甚至不知道月饼新规的出台。
“现在月饼就是个应景的食品,过节了给父母亲戚买些吃,果仁够不够五种,有哪些果仁,都没关系,好吃就行。”市民陈女士说,就算月饼盒上严格按新规写了“五仁月饼”配料,吃的时候谁也不会去数一数有多少种果仁,“莲蓉月饼”里的莲子含量是不是60%也没办法吃出来。
“月饼本身的食用价值已越来越弱了,但它是一种节日的文化符号,也是一种情感媒介,走亲访友提盒月饼,是表达心意。”市民冯先生说出了不少人购买月饼的一种心态。
但仍有市民想问,没有橄榄仁就不是正规五仁月饼吗?
“国家出台月饼新规的目的是严防生产厂家偷工减料,以提高月饼质量。全国各地月饼口感各异,远非标准所能规范。”区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新规中五仁馅料是基于广式五仁月饼的基本描述,其他地区根据地方风味特色添加的果仁替代也可以,不限于新规中五种果仁的使用。
新闻推荐
关于对区工商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红十字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监督公告
根据区委巡察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区委巡察组将于近日对区工商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红十字会三个部门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监督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巡察监督对象重点是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