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13亿元东方医院青岛分院、2亿元孔子六艺文化产业园、1.5亿元青岛板桥镇博物馆等一批“旅游+”项目的加快启动建设,大沽河度假区再次成为市民游客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市推进的六大重点功能区之一,大沽河度假区在创新发展指挥部指引下,明确全面创建“青岛新型城市客厅”功能定位,紧承旅游全域化、大众化趋势,创新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全区竞争新优势,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今年前8个月,该区新签约落地重点旅游产业项目6个,总投资40.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吸纳游客65万人次,超去年全年总和。
放大规划带动优势
抢抓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和临空经济区加速布局战略机遇,根据全市新一轮规划方案中港城融合、城市一体理念和构筑站前大道新轴线发展规划,在将大沽河度假区纳入中心城区规划基础上,主动加强与东部中央商务区融通衔接,全力构筑未来胶州商务中心,勇当高端商务发展先行区、动力“核”。积极实施组团联动发展战略,结合全市总体规划及六大功能区发展定位,积极争取将大沽河度假区发展纳入临空经济区、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全新规划中统筹考虑、一体发展,积极构建景城融合、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新格局。
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
聚焦产业、文化、生态等重点领域,明确健康养生、文化演艺、生态涵养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进实施“旅游+”发展计划,有序布局宝佳世界湾健康城、东方医院青岛分院、沽河金融街、孔子六艺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总投资百亿级重点项目,推动度假区步入发展后劲足、生态环境优、乐游美誉度高的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紧承全面大众旅游时代到来趋势,以“全域旅游”思路联动区内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商贸金融、馆藏展示、研学交流、旅游演艺等“旅游+”资源,提质增量,扶优壮强,实现多领域各要素互动融合、协同发展。结合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编制实施“旅游+”发展计划,全力争取各领域主管部门配合支持,预研建设标准,拓展发展空间,在“旅游+”各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领军示范项目。积极探索筹建“度假区全域推广联盟”,借力央视《端午乐三天》、中韩文化艺术交流节等高级别文化活动,(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整合各级推介营销资源,形成“旅游+”强大宣传力。
推进新兴业态集聚
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突出高标定位、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构建大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升级版。优先发展健康养生产业,深度融入青岛大健康产业“一核、两带、三区、四组团”空间布局,强化13亿元上海东方医院、8亿元板桥·颐养郡、15亿元宝佳世界湾健康城等龙头项目带动,建好关联配套项目,全力打造大沽河沿岸健康产业发展带和青岛大健康产业胶州组团核心区。重点培育金融租赁产业,预研国家金融政策趋向和临空经济配套需求,引进天津租赁行业协会投资11亿元打造金融租赁商业街区,构筑沽河金岸金融租赁产业带,打造中国金融租赁行业东部基地,为全市临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持续壮大馆藏研学产业,深挖古胶州海运文化、板桥文化、口岸金融文化等丰厚历史文化资源,聚集秧歌、茂腔、八角鼓等本土优势非遗要素,丰富提升大沽河博物馆、青岛板桥博物馆、宝龙美术馆、孔子六艺文化产业园、宗教文化岛内涵特质,布局构建沿大沽河馆藏研学产业带,在江北海上丝路文化精研和非遗传承保护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贡献胶州智慧。持续推动三大优势产业带延展功能、膨胀规模,引领度假区旅游主导产业全链条发展,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
(周铭)
新闻推荐
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市相关部门纷纷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全会精神,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