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珊珊
13年的时间,临沂用13届翰墨飘香的书圣文化节,向中国、向世界递出了“羲之故里”“书法圣地”的亮丽城市名片。书法,就是临沂文化中最华彩的乐章。
当临沂期待将书圣文化节打造成全国书法品牌、向世界展示琅琊文化魅力的时候,书法就是最好的邀请函。在第十四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上,一系列高规格的书法展吸引了世人关注。从古代到现代,从书法到绘画,多个名家真迹书法作品的开展,让本届书圣文化节变得更富吸引力、更有光亮度。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首次在临沂举办。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的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享有极为崇高的学术地位。此次精品展展出了包括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马一浮、沙孟海等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知名艺术家的80余件作品。
扇面、楹联、条幅、横幅、斗方、册页……一幅幅书法作品,融天地丘壑于方寸之间。书法名家们借助笔墨线条的形质、力度、节奏、神采,传递出的人格、气质、情感让观众回味不已。“是处园林可行乐”“眼前尊酒来宜轻”这幅晚清大臣陈宝琛所书的楷书七言联,赢得了书法网总编辑周明华的驻足观望。“写得真好,名家手笔果不虚言。”周明华告诉记者。
作为参与过首届及历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的书法界人士,周明华和临沂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感情。“我的老家是江西临川,王羲之曾经做过那里的太守;这里是临沂,是王羲之的故里。”周明华说,文字是一个民族最核心的文化,而书法文化正是中国文字的艺术呈现,反映着中华文化最深远的精神和意境。临沂是书圣故里,王羲之是临沂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就我个人来说,本届文化节对书法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更加专业、更加精纯、更加高规格。展览作品涵盖了古代、现当代及个体、集体作品,都是名家真迹,值得远程而来。”
“名家真迹,可谓笔笔清晰、层次分明,都是精品、艺术品。”曾经在教育界任职多年的李善老人,是一位热情的书法爱好者。“很少有机会在临沂看到这么多的书法精品,我们的书圣文化节越办越好了。”李善说,这次他和朋友们专程赶来观看书法作品。
在书圣阁展厅的另一端,展出的是首届书圣书法大展中国书法创作展。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及美国、日本等书法家及爱好者的书法作品2000余幅,此次展出优秀作品200幅左右。
展厅里,获得一等奖的草书书法作品,吸引了最多的观众。这幅作品字与字之间衔接流畅,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章法布局错落有致,首尾呼应,字型格外飘逸潇洒。大家都想知道作品写了什么,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猜。终于,“烟水苍茫浦溆明,隔江遥见野云生。诗成尽日垂帘坐,万竹楼头听雨声”这首诗浮现而出。
“走近大师”于希宁书画艺术展,前来参观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于希宁,这位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此次共展出作品30余幅。《飞瀑白梅》、《雪梅》、《云中凌霄》、《色胜金衣美》等作品或铁骨铮铮,或质朴醇厚,或灵气十足,展现出别样的艺术之美。而首届“沂蒙墨香”全市青少年书法周优秀书法作品展,展示了临沂市青少年的150多幅书法佳作,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书法艺术的关注和传承。传播“书法圣地”、“羲之故里”的城市文化和品牌,临沂市正在向打造书圣文化节高端艺术品牌迈进。
新闻推荐
经典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在临沂大剧院演出林峰海徐涛杜德昌观看
本报9月19日讯(记者李萍尹召功)为纪念建党95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州八一艺术团带来的红色经典音乐史诗《长征组歌》今晚在临沂大剧院成功演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