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姜培军) 经过采摘、后熟、剥壳、精选等一系列工序,菏泽市3000余吨牡丹籽目前颗粒归仓。据了解,其中七成将用于本地和外地育苗,余下的三成用于加工牡丹籽油。
“我们合作社外销的牡丹籽即将达到100吨。”9月19日上午,在菏泽钱塘江路附近的一处大型仓库里,牡丹籽经销商李军正在带领工人将加工完毕的牡丹籽打包外运。随着机器轰鸣,一粒粒黑色的牡丹籽从剥壳机中“吐出”。剥壳机旁边是一台风机,机器正在对牡丹籽进行风选,此后还要经过工人人工挑选。“这些牡丹籽主要用于育苗,必须保证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李军说。据他介绍,菏泽市牡丹籽今年除本地育苗、榨油外,一部分将销往河北、河南、贵州、四川、甘肃、山西、陕西、江苏等地。
自2012年全市牡丹产业化工作全面启动以来,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全市牡丹种植面积发展到42万亩,其中油用牡丹39万亩。2016年,菏泽市进入结果期油用牡丹约5万亩,预计牡丹籽产量3000吨至4000吨,其中七成将用于育苗,余下的三成用于加工牡丹籽油。从市内情况看,随着菏泽市牡丹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龙头企业的壮大,牡丹籽需求量不断增加,一方面随着育种育苗面积的扩大,需用大量的牡丹籽,另一方面,牡丹籽加工生产能力增加,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瑞油脂有限公司、高科牡丹应用研究所等一批牡丹龙头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使菏泽市牡丹籽内部消化量不断增加。在外销方面,由于牡丹产业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发展,牡丹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牡丹籽需求量急剧上升,一些省市和企业开始在菏泽市大量收购牡丹籽,如安徽亳州、陕西潞安集团、四川华信能源有限公司等,与菏泽市牡丹种植户或经纪人签订了收购合同,通过多种渠道收购菏泽市的牡丹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