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牡丹晚报记者赵德高)9月9日凌晨,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残奥会女子41公斤级举重决赛中,菏泽姑娘崔哲用她瘦弱的身躯举起了102公斤的杠铃,从而夺得这一项目的银牌,这是她在残奥会举重比赛中第三次登上领奖台(右图)。
9月9日一早,定陶区残联就在微信群中发出喜报: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的残奥会上,菏泽市定陶区运动员崔哲斩获41公斤级举重银牌,开启了中国代表团举重队获得奖牌的序幕,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菏泽市体育中心主任孔祥华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崔哲参加的女子41公斤级举重比赛是在北京时间9月9日凌晨2点左右举行,崔哲以低于冠军2公斤的微弱差距夺得银牌。
“崔哲第一把要的是97公斤,很轻松地完成。第二把选择了102公斤也是顺利完成。看到土耳其选手纳兹米耶举起104公斤后,崔哲要了105公斤,结果遗憾没有成功。”孔祥华说,“如果崔哲能够举起105公斤,金牌将会是我们的,毕竟崔哲在平常训练中多次举起105公斤,她打破世界纪录举起的是113公斤。”
平常训练的成绩为什么在重大比赛中发挥不出来呢?孔祥华分析说,除有时差外,大型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会有一定影响,“说白了这是运动员缺少能够在赛场上掌控全局的霸气导致发挥不正常”。
崔哲去国外参加比赛,也一直牵动着父母的心。崔哲的父母一直在煎熬中等待孩子的成绩。“9日凌晨3点左右,孩子比赛完发来了成绩信息,5点多颁奖结束后又打来了电话。虽说孩子对于取得银牌没有过多地描述,但是从语气中还是能感觉到她有一些遗憾。”崔哲的父亲崔保年说,前两届残奥会孩子都是取得了银牌,这届比赛是奔着金牌去的,没想到还是取得了第二名,“没有夺金可以说是美中不足,但是孩子能站在领奖台给国家争光,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崔哲的母亲李瑞荣关注的重点不是孩子能否取得金牌,而是崔哲比赛后能够在家中待上几天。“自从崔哲2002年练习举重,我们全家人团圆的春节没有几个是在一起过的,今年大半年都没有见到她了。”李瑞荣说,这两天她要把崔哲的红色电动轿车打扫一遍,迎接崔哲回家。
牡丹晚报记者获悉,从菏泽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走出来的另外两名选手,参加男子举重59公斤级的杨全喜在9月10日凌晨进行比赛,参加男子举重72公斤级的选手刘磊将在9月12日凌晨进行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