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报道称,江苏东南大学大一新生入学需集体参加“防诈骗”安全测试,60%以上题目与防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有关,未满80分者需补测,直至测试合格为止,引发网友热议。这项测试到底效果如何?学校老师和学生对此有何看法?记者进行了采访。
学校:“防骗考”评测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案件渐呈多发高发态势。东南大学保卫处处长任祖平教授告诉记者,该校每年所有的校园案件中,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案件占到了近80%。
“根据监测,这两年高校网络和电信诈骗案件增幅较大,相对而言盗窃案件有所减少。”任祖平说,东南大学一年约发生诈骗案件80起左右,其中网络和电信诈骗案件占到60起左右,校园不良网贷也初现苗头。
据任祖平介绍,东南大学“防诈骗”安全测试包括防骗、消防、安全出行等多方面内容,今年相应增加了防电信和网络诈骗题目。题库内共有1000道题目,每年至少更新200道题目,每次考试按项目权重随机从题库中抽出100道题目,有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已逐步形成有教材、有题库、有考试系统,题库不断更新的评测体系。
学生:应还“象牙塔”一片“清净地”
对于“防诈骗”安全测试,有网友评论认为,“‘防诈骗\’不能满足于一次入学考试,防诈骗实际应对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一新生侯力元告诉记者,来到江苏上学才几天,几乎天天都能接到营销和诈骗电话。“我觉得学生身边的诈骗风险很多,中学时期这方面的教育比较少,感觉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防诈骗\’安全测试很有必要,出题人也应具备一定的经验,会更有指导价值。”
记者采访获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辅导员王天乙不仅 “言传”,而且创新性地进行 “身教”——伪装成“骗子”去该院各新生宿舍“行骗”,并不高明的“骗术”,却几乎无一 “失手”,令众师生愕然。可见,防诈骗案例学习极为重要,大学新生自身更须提高安全意识。该校一位大一新生说,“防骗教育越早越好,在初高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可进行。”
专家:防骗考“初心美好”但效果难评
“防诈骗”安全测试效果如何?能否切实起效?对此,知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表示,“防诈骗”安全测试“初心美好”。周孝正表示,对“防诈骗”进行测试这一教育措施还处于试验、完善阶段,效果具体如何仍需科学评估,但方向正确,应该坚持下去。
对于必须考到80分通过为止的规定,任祖平解释说,“大家习惯了考试60分便及格,却没有思考驾考科目一为何必须考到90分,否则必须重考直至通过,因为那是对生命负责。同样地,‘防诈骗\’测试是对自己生命财产安全负责,而且这些题目并不难,可以说是应知应会的‘生活常识\’,对于不少农村地区的寒门学子来说也是重要的 ‘城市生活学习\’。”
周孝正和任祖平建议,大学新生一定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起贪念,不要怕被陌生电话恐吓,遇到事情多请教老师和同学,并及时报警。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