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飞
据《新华日报》报道,前段时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冠童幼儿园使用发霉大米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前,多地也曝出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如发霉的大米、生虫的麦片、过期的牛奶、不合格的食用油等被端上孩子的餐桌。
幼儿园孩子食用的大米居然是发霉的,想想都让人感到害怕。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月内,各地被曝光的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至少有5起。这样的现状,引发了社会广泛的担忧。多数人都会成为父母,都会有孩子,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呢?
这样的幼儿园,以及与使用发霉大米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得到应有的惩戒。只是,更加值得反思的是:为何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监管何在?审视现实不难发现,我们并非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是新的食品安全法,还是已经出台的关于学校、托幼机构的食品安全规定,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与标准执行,发霉大米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遗憾的是,制度规定很丰满,现实执行却很骨感。
此类事件再次提醒,食品安全的“最严监管”在现实中仍然缺乏。这里的最严监管包括3个方面: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与事后监管。所谓事前监管,就是食品的选用、安全把关等,要做好足够的安全防范工作;事中监管,则是学校方面、相关责任人等,应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严格审查;事后监管,则是严厉问责,一旦发现违规者就要严惩,尝试推行终身禁入等制度,让监管成为有牙齿的老虎。
新闻推荐
记者商铮文/图“自从荆河中路有了这家交通银行营业网点之后,觉得很方便,而且交通银行的服务非常到位,体验非常好。”市民姚先生说。近日,记者从交通银行枣庄分行获悉,位于荆河中路的该行滕州支行正式...